美文网首页文·心·声读书文章精选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作者: 平生书事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00:54 被阅读0次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在以往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一流上又开辟了一重新境界。今天,我便试着归纳分析一下《西厢记》对《红楼梦》的影响和启发。

一.直接引用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讲述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等人的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红楼梦》里,宝玉的小厮茗烟给他弄来了许多小说,其中便有《西厢记》。宝玉一日在园中看《西厢记》时,正好被黛玉撞见。两个情窦初开的玉儿共读了一回,从此他们的交谈中便时有对《西厢记》的引用,也算是别人难懂而他们心照不宣的小默契了。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在看完《西厢记》后,宝玉一时忘情,把书中的情侣比作他和黛玉,说他自己便如张生,是“多愁多病的身”;将黛玉比作崔莺莺,是“倾国倾城的貌”,惹得黛玉大怒。

黛玉为何恼怒?原来,虽然她已心系宝玉,但黛玉从小教养良好,是个清白自重的未出阁的姑娘家。

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在未出阁时便与张生有夫妻之实,这在古代人眼中是有失检点的。

宝玉冒失地将黛玉比作一个不检点不自重的姑娘,怨不得黛玉要十分恼怒了。

虽然黛玉当时怒斥了宝玉,但她自己对《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勇于突破世俗自由追爱的态度,以及两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想必也是十分羡慕的。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所以,她才会在说令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说出“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一句,在房中感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之语,暗暗表达自己对宝玉的相思之情。

二.借鉴化用

有一次,宝玉受气,写出“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等句,不仅受启发于庄子之书,更借鉴于《西厢记》中张生心中对莺莺爱而不得的怨念:你也掉下半天风韵,我也放去万种思量。

宝玉虽爱众姐妹之冰清玉洁、才高气清,但一想到众姐妹将来都要出阁离他而去,黛玉和他也不知结局如何,未免没有此意:若你不那么高雅聪敏,我们又何必多这些相思之苦?

还有宝玉祭奠晴雯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之句,《西厢记》里也有句类似的——是张生病后对莺莺又爱又怨的感叹:是你无缘,小生薄命。

这句话应在宝玉黛玉的身上,何尝不是如此,读到此处,我不禁为古来有情无缘之人一大哭!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还有林黛玉一次的自悲自叹,与《西厢记》是有直接关联的。她想:崔莺莺虽然命苦,却有孀母弱弟,而今林黛玉一并连孀母弱弟都无,何其薄命!这一对比,更突出了黛玉的可怜无助之态。

三.批判

《红楼梦》对《西厢记》虽有借鉴,但曹公却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本书的。

他借贾母之口对《西厢记》一类小说进行了批判嘲讽: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可见曹雪芹虽然有些超前的思想,描写了宝玉黛玉的自由恋爱,却认为凡事应有个度,批评了类似《西厢记》里那种瞒着父母两人苟合私奔的事情,借贾母之口说这类人纵使成了良配,也算不得人品端正。

贾母这一席话,不仅是警告宝钗不要老拿“金玉之说”说事,也提醒了黛玉要洁身自爱,不要偷食禁果越出雷池。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四.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据才子金圣叹所批,《西厢记》的结局便是张生草店梦莺莺,后面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王实甫原作,而是后人续写的。

按这个说法来看,《西厢记》的结局,就是张生上京赶考时在一间旅舍里梦见了崔莺莺,前十五章无数的温柔缱绻,突然在一个梦中戛然而止。

其实无论张生和崔莺莺最后有没有在一起,百年后他们终会化作一抔泥土,细思前事,不正如一场大梦吗?

世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红楼梦》的书名中便有“梦”字,又多用“真”“假”二字来叙事演说,最后贾府走向败落,宝玉出家,当时的繁华恩爱过眼皆是一场空,正应了它的“梦”字。

《西厢记》以喜剧收场,没有指出“到头都是一场空”之意。

而《红楼梦》以悲剧收尾,比西厢记更多了一层“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之意,悟得更彻,破得更切,解得更痛。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是平生书事,愿每日与您共享书中智慧。

引用:《红楼梦》《西厢记》

相关文章

  • 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在以往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一流上又开辟了一重新境界。今天,我便试着归纳分析一下《西厢...

  •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宝玉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自主性,有思考,有探求。 在林妹妹的帮助下,宝玉解决了很多的人生困惑,成长了不少。 但宝玉是不...

  •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叫“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贾宝玉受了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责备,本想调和二人,却落得两头不讨好,因想到...

  •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童心说”是李贽最重要的文艺思想,强调“真”的重要性,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思想。林黛玉...

  • 学习《红楼梦》参禅偈

    (贾宝玉)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林黛...

  • 《红楼梦》点睛之笔宝玉悟禅机|"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是什么"境"

    一、逍遥无人之境,万境归于空无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让参禅机的宝玉醍醐灌顶,也让"心存万境"的沉浸红楼中...

  •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每个人都是上帝,人这一生是我们精神分裂时的一个浮想! ”——王朔 我时常觉得,会不会我们醒着的时候才是大梦一场,...

  • 闲话“红楼”两三语

    红楼一梦终是空。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质本洁来还洁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净者,心也。女儿如水,纯净。红楼真...

  • 愁绪离

    望江红逝水犹念绿悠悠,理满腔愁闷直现絮纷纷。无处理,理何处,转念当下。立足境,何以无立足境,方为干净。

  • ……

    无立足境,方为干净! 不需要你站住脚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干净? 何为净?皆有心! 善恶皆有心之起…… 何为其无两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红楼梦》对《西厢记》的借鉴及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bi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