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上帝,人这一生是我们精神分裂时的一个浮想! ”——王朔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我时常觉得,会不会我们醒着的时候才是大梦一场,才是在梦中,而所谓做梦其实未必是梦境呢?
卢梭言「人生来就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周国平也说“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不止在于人有思想,更是在于一颗自由的灵魂可以恣意畅游。尽管经济上未必优越,可是精神上并不贫瘠。
“人们缺乏足够的内心力量去追求自己的主张,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主张是什么。比起外在的束缚,更重要的是,人们缺乏对内在自由的真正渴望。自由很少被视作生活的目的所在,它似乎仅仅是一种手段。当自由只是一种手段时,它也就经常被交易 。—— 许知远《时代的稻草人》
“牺牲了很多自由去换取另一个自由。青春这条路越来越短。如此轻易走到别人的光环和阴影的笼罩下,愚蠢的聒噪。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 一直在行走,理想是要么找到世界的起点,要么毁灭在宇宙的尽头 ”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人们总说为了梦想为了实现幸福,就要先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所谓“曲线救国”。于是乎,贩卖自己的时间乃至出卖灵魂、自由,去换取金钱、物质、地位、权势,把自身的本体余额拿去换社会框架。挣来了银子,却丧失了自我。一副躯壳每天都丧丧的如同行尸走肉,都变成了一颗螺丝钉,被一日三餐、五险一金、车子、房子、票子…所裹挟。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我是一个半生不熟,看不惯世俗,心底暗暗叫板,又会对因此而产生的不顺感到迫切的悲哀和恐慌的顽童。看着凌乱的书桌看着一个个求过的学童,不禁想,你我生来不同,为什么要奔赴独木桥式的背弯,浩宇苍穹为了点破事的利值么。如果仍是屈服,永远也别想真正的心灵自由,一百岁也别想一千岁也没用,俩字甭提 。
人在汽车里,人在房间里,囹圄。
人把人间隔起来 围成圈 嬉闹静默
走在大地上 满眼的焰火气
却觉得空落 始终不觉得安稳
摇晃的船桅 仿佛会顷刻间被吞没
悲伤敲开来戏谑 揶揄片刻
假使一切只是个幌子 是个梦的入口
造梦者的传说 谁又听闻过
打开一间厕所的门 幻想能立即到了另一个时空
是唐朝 是宋代 是北平是魔都
不用飞机票 就能瞬间抵达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我们是谁其实并无所谓
无所作为但不是你的累赘
真正想的和做的只能在梦里看见
矛盾激励我只能向前
即使能够满足我所有要求
你能给我那还没有的自由
想要真正的自由自在
不能让我的烦恼没机会表白
要是感觉到我自己不自在
一定有什么需要重新安排」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很难抉择,退化乐队曾经说过:“我们想要自由选择,我们需要摆脱选择。”一开始拥有选择权很刺激,但过了一会儿也有可能无法控制,就像被困住了,没有出逃之路。”“这个社会让每个人都活得很不自由。而我们每个人也在不断强化社会的这种束缚。”你以为你的随波逐流就人畜无害吗?殊不知,对这种维护纲常的添砖加瓦,你也出了一份力。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自由与思想是城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
想让所有人都接受你、顺从你,不去所谓的阻碍你,你得到了那样赞许的眼光,这不叫自由,自由和成功不一样。
“庸俗的心就是受伤的心,不自由的心,陷于恐惧、困难当中的心,绕着自己的利益打转的心,为了急速解决问题绕着成败打转的心,绕着悲伤打转的心。它也许识字、也许考试都及格、也许社交生活很活跃,不过,还是活在画地自限的窄巷里。”
所有不悦的都是强求,所有强求都是偏执。人生不可能没有烦恼,但也不会只有烦恼。你喜欢什么就奔着它去吧...没什么可不可以。 一只小仓鼠想凭着一根胡萝卜就倔强的撼动整个宇宙 风吹来了,雨打来了,树叶附在泥泞至上… 它失望了,但同时欢呼着挣扎着对着天空说:我,自由了!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我是一个 贪玩又自由 的风筝 每天都游戏在天空 我躲在这里 看世界溜走 』
你们眼中的我很怪,但这就是我的常态。自由很昂贵尤其是心灵自由,但我坚信支付不起的原因与钱势无关只因心灵缺氧。
我们都知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还有那句不自由毋宁死。但现今似乎只成了一句口号。
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方宇曾说“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是自由,谁比我自由。”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自由是不被定义,是与发现真实的自我有关,是没有任何标签,不被裹挟。自由气息在扑朔,我们才会活的甘之如饴。
「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
“只有一件东西是肯定要到的,上校,那就是死神。”——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句话真是如醍醐灌顶亦或是五雷轰顶?看你是怎么解读的。
小学的时候,每当我走进校园,看着一校园的人,有的在跑跳,有的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说别人坏话,有的在显摆新买的手表,有的老师在训斥学生作业没写好,突然我就觉得,几十年后都只不过是一堆白骨,何必呢,「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斗气一场空。」
《红楼梦》的空空道人,《好了歌》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但人们仿佛会永生不死一般,活着的时候尽情追名逐利,去追求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把一切都打理的仿佛不会消失一样。到头来一场空,人世走一遭,好像都是为了外界的标签而活,特别不值。
贾宝玉和甄宝玉,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个是追求自我的感觉,从心出发,毫不介意外界给自己的评判,一个是以走正道考取功名建功立业为准则。林黛玉与薛宝钗也是,前者重视感情觉思,有着孤高傲世的畸零,后者则是普世价值观里的贤妻良母。
而妙玉自诩槛外人,其高超怪诞在当世都是有违常理的。妙玉被众人说是“不合时宜”,但她的那份不合时宜是多么难能可贵,正是对封建社会的一个反讽鲜明对比,就算是放到今天也是上品疏合。她爱好研究庄子之道,自由一定是她所酷爱或者具有的品格。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沓沓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自由当然不是虚妄,不是寥以抒怀的辅料,也不是功成名就靠努力去赚取到的东西,自由是种心境,它存在在拥有昂贵的心灵之美的人的每刻呼吸里。
人生不过须臾,人活着来这世上走一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个体,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做个一味被灌输纲常的机器人实在没必要,因为最后你会后悔,就这么几十年,都为了一些在历史长河里看来微不足道的事而疲于奔命,完完全全的没能活出自我。
您到这个世界才不久,过不了几年又要离开的,怎么居然以为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 《人都是要死的》
在有限的时光里,培养自己坚毅的品格,笃定的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一定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因而自由快乐,即使只消是须臾片刻,也足矣。
人生如白驹过隙短短数十年,追求再多的金钱也是睡一张床,可人呢偏偏把过往云烟当头等大事,没把自己当过客,特别的主人翁意识。看不透看不开,执着于世俗的物件儿,偏爱那些符号,来代表彰显自己,为了一些莫须有的而本末倒置,失掉了最珍贵的人的情致,没有了赏花的闲情雅致,也就早就没了自由,仿佛自己是永动机。
木心先生说:“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生活没有这么便宜的”。他本人秉持的原则是:“我养我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
现代的人们每天都在谈论些什么呢?又都在做些什么。据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从工业、战争时代过度而来的我们,几时能再赴人文时代,或许曾经也有过,弹琴望川、秉烛夜游、舞文泼墨…看民国时期文人还会有一些很自然的事物情致,如今一个个乘着速食快餐的小船,开始编织一个巨大的危机。或许真的不能两全,那就只有宁可…也不要了…不想再有任何优越感,因为都会被击碎,很无知,很造作。有时候发现,人还真并不是都有「心」的。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愿意结个大的就结个大的,愿意结个小的就结个小的。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呼兰河传》
《笑傲江湖》中最令人钦羡的就是令狐冲与任盈盈的琴瑟和弦知音相交,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令狐冲,从来不屑于什么名声大噪号令天下,活的潇洒肆意,不枉为人。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
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浮生六记》曾写:
「哲思&散文征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东游记》的主题歌《逍遥游》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我特别喜欢:
“管它黄鹤去何楼 /
天地与我竞自由 /
乱云飞渡仍闲悠。 ”
在这纷繁的世间,自由与爱,孤独与平和,倾注成一体。
“这是最好的年代 这是完美的年代
我最怀念某年 空气自由新鲜
远山和炊烟 我沉睡一夏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