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作者: 青一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1-07 15:59 被阅读0次

“孤独的人安慰自己久了

也就懂得安慰别人了

  痛苦的人学会治愈自己

也便学会治愈别人了”

01

走到现在,我才开始顿悟自己的生命。

其实,生命就是一条看不见的线,每个重要的节点就是一颗或大或小的珠子。

若用“生命”这条线把这些珠子串起来,便是人生,不论形状如何、轨迹如何,一切都是有关联的。

如果当时如愿考上地方大学、没上军事院校,就不会有足够的自制力,就不会完成中华古智慧、中西哲学史和心理学知识的自学。

如果当时毕业如愿留在北京、没有去陕西华阴工作,就不会遇到我的启蒙恩师青一山人,也就不会传承脉学和秘方。

如果当时如愿从事组干工作、没去宣传部门,就不会选择创作,就没有这本书了。

如果当时如愿留在军级机关工作、没有选择退役,就不会遇到我的第二位恩师吴领老先生,也就学不会辨别中药真伪和传统炮制工艺。

如果当时都如愿了,就不会有现在的青一堂生命文化了……

正是这些诸多的不如愿,使得中国古智慧与中医思想完美融合。

也使得切脉手艺与识药心得珠联璧合,进而勾勒出了我的生命文化的整体轮廓。

02

起初,我着手写这本书的想法是非常纯粹的,就是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通过文字的方式固定下来,需要的时候,可以安慰自己。

但在创作的这几年里,我逐步意识到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的生命能量并不高。

相当长的时间,他们处于一种文化价值渗透后的矛盾,焦虑、疾病交织,非常痛苦,这使得我开始思考构建生命秩序。

到底是什么背后在控制着生命?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

探寻生命背后的束缚是绕不开的,从物理的角度研究宇宙、时间、生命的关系,未知太多、猜测太多了。

从心理的角度理解生命的现象与机理的关系,似乎是永不休止的按摩式抚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这些探索和努力并不是白费的,正如那些“生命的珠子”一样,对于支撑后续的创作和研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03

中医文化,似乎给我打开了一个研究生命文化的窗口。

中医古文化揭示了宇宙生命信息的整体性,天、地在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个过程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个天然的整体,如同“阴阳互根”“气血互根”一样,人的身心也是双向作用的。

只有把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自然的秩序,活动于天地之间,才能通畅地传递生命所需要的四维能量。

这就是生命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如果人为地违反了这个秩序,人造能量破坏了正常的天地能量,也没有及时介入序化手段,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此外,我们的许多行为正在异化秩序。

诸如黑白颠倒的生活、没有节制的纵欲、食物和水的污染……正处于严重的失序状态中。

我通过传播青一堂生命文化,尝试逐步解开“四维能量库”的密码。

尝试提出序化能量的办法,重新修好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

在内在关系上达到真正的平衡,使生命找到原来就存在的秩序。

相关文章

  • 《人间》目录

    《人间》01自序 《人间》02自序 《人间》03自序 《人间》04自序 《人间》05初遇 《人间》06一个叫小小的...

  •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1、《太史公自序》,全书总结 《太史公自序传》,七十传记之终章 2、《太史公自序》之题,总结全书且总结史迁自身...

  • 青春的梦,永不凋落的花

    自序

  • 自序

    新的一年,学习新的知识,滑雪放不下,本职工作也不能落下, 此文集就阅读<程序员的自我修养>第一章内容做出总结.

  • 自序

    首先,感谢您打开这本书,这已经是在默默的支持我了,在很多年前我就有要写一本书的梦想,把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和事后的反思...

  • 自序

    吾本布衣客,自慕诗词赋。 曾许入蟾宫,少年凌云志。 昼夜不释卷,笔墨常更迭。 酷暑严寒换,此心磐石固。 也仿古人志...

  • 自序

    首先,来到简书写下这些故事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出书(自费打印的也好)。所以第一篇自然老老实实写篇序。出书的目的...

  • ‌自序

    ‌儿时,我曾经有很多梦想,长大后如何如何,后来真的长大成人了却没有如何如何,且大多数梦想都已经忘记了,但自己并不以...

  • 自序

    人活着是一种意义,人死去也是一种意义。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人死去也是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 然而,人生的意义...

  • 自序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浮浮沉沉,意蕴绵长。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这些文字,给人带来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ev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