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79211/5ae964f735678aed.jpg)
家中小侄女名校研究生毕业,在京城找了一份工作,属于半体制内性质,待遇相对于老家这边尚可,但生活在一线城市,各方面消费都很高,租房,交通出行等一开支,那点工资就不够看了。
嫂子忍不住发牢骚:“看吧,现在知识也太不值钱了,名校毕业又怎么样,待遇也不过如此。当初本科毕业时让她回来考个公务员,死活不干,现在还不就是这样,在这种大城市生活,以后住房怎么买得起?拖累家里吧……”
当初侄女考研的时候,嫂子开始是反对的,觉得女孩子早点参加工作,考个公务员,结婚成家才是最佳选择,可是侄女志存高远,一心考研,期待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只是现实有点不乐观,读书多少好像也没有明显差别,是不是名校毕业,对于就业来讲也不是明显的加分项,都得从头开始努力打拼。
读书时上个名校,旁人都觉得羡慕,但就业之后,似乎大家都是同样的起跑线,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名校的光环消失殆尽,所以嫂子才觉得不值。
我不赞同嫂子的看法,在她们母女的交锋之中,我始终是站在侄女一边的。
知识不值钱,多读书不会有价值?我觉得看问题还真不能这样短视!很多事情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到眼前这点小世界。
最近因为在线上参加国画课的学习,对知识和能力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国画课上的老师都是名牌大学科班出身的研究生,他们的专业水平是真叫人信服,我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高水平的讲课,老师们既有理论又有实操,从用笔到构图,给你讲得透彻明了,然后三笔两笔,一幅精美的图例就呈现在你的眼前,关键的知识点给你一点拨,让你豁然开朗。
以前我也跟人学过,都是本地的一些老师,他们的功力与线上课老师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一些绘画技巧根本讲不到位,学了几年也没学到什么。
我在顿悟的同时,发现了原因所在,老师的自身的水准很重要,老师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
这些师承名家的老师,在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之后,眼界更高,理论水平和绘画功底更为扎实,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国画和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认识,他们在授课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向学生输出自己对中国画的认知,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知识的拓展,这种影响不光是技巧,更多的是理念。
听了这段时间的课后,我最大的感受觉得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多读书,多接触更深更广的知识体系的教育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太重要了,这是一生的财富,是深入骨髓里的底蕴。
所以说知识无价,要放眼未来,自身有足够的底气,还怕眼前暂时的困境,只要自己有能力,成功是早晚的事,起跑线一样,也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我要劝大嫂放宽心,把眼界打开,孩子只要基础好,以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