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都不可缺少的。所谓的三殊胜就是:
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
正行无缘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专注的智慧来进行。
后行回向殊胜,指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令善根永不失毁。
加行发心殊胜
做任何的事情,我们有要有发心也就是你做的目的是什么。一般分为三种。
1、不善的发心。就是我做某一件事情是为了求财求世间八法,实际上这个不善不是指不好的事情,而是不是根本解脱的因,所有都是不善的,去寺院烧香都是为了自己转,这样就是不清净。所以我们做善事之前一定要观看自己的心是否清净,是否有所求。如果不清净,那就不要做了,做好先把这件事情放下,想好了再做。
2、无记的发心,有时候我们去干一件事情,不是因为自己这样去做,而是看见别人都这样,或者听别人说放生好啊,有公德,我们就去了,而没有真正的从自己的内心中升起来,所以至始至终都是跟着别人,就像走路吃饭一样不走心。
3、善的发心,这里还有个分类,有上中下三种。
下士道的是为了来世获得天人的果位,也就是希望来世能更好的生在好人家,过得幸福。
中士道的是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烦恼,得到声闻缘觉的寂灭乐果,属于小乘发心。
上士道的发心就是菩提心,也是最好的一种,我们时刻想的是众生,“为度诸众生,发起菩提心,以此摄诸法,以此得喜乐”。菩提心的升起有赖于大悲心,对世人众生的怜悯。如何修持呢?要日日夜夜作为所为都好像有人看着你,要以利益众生的心态来摄持,为众生吃饭,睡觉,说话, 一切的出发点都是想着众生。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我能对众生有利。
正行无缘殊胜
以前我们常常听到一个禅意的故事,里面有个禅师总会说道这么一句话
"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现在想想,真的太难了,吃饭的时候谁不是拿个手机看,睡觉的时候谁不是脑子里面思绪万千,哪怕是我们读个书,交个朋友,脑子里面产生的念头太多,太杂乱了,怎么能不烦恼呢?这也是佛说的分别念,做任何一件事情没办法专注。
所以说真正的要做药正行无缘,要“身无动摇,意无动摇,语无动摇,此乃三轮体空之戒”。放生的时候,脑子里面不要想着自己又可以多多少的功德了,而是想着这些可怜的众生,今天依靠这个获得的解脱,但愿他们也能常闻佛法,精进修行。
其实任何一个法都是如此,我们要么不做,
要做的话,心没有必要一直外散,产生各种杂念分别念。
后行回向殊胜
善行如果没有回向,可以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1、嗔恨烦恼。因为不小心撞到别人,引发口角,然后升起了嗔恨,哪怕只有一刹那,也能将千百劫所积累的善根毁坏无余。
2、在别人面前宣扬。到处去说自己做了什么功德,捐了多少钱,念了多少佛等等。
3、起后悔心。之前为了讲面子,捐钱一捐就是好几万,当时的发心是清净,但是后面有产生了后悔,,觉得不合理,也会毁坏以前的善根。
4、颠倒回向。自己的善根本来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回向,现在变成了害别人的心。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先发菩提心,所做一切是为了利益众生。在做的时候,专注认真,不被分别念所影响。最后回向,简单的方法就是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就好了。
一个人若是有了利他的菩提心,远离一切违缘,具足一切顺缘的威力自然会具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