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鲁迅《琐记》有感

读鲁迅《琐记》有感

作者: easyf12 | 来源:发表于2021-07-27 18:33 被阅读0次

《琐记》

《琐记》这篇文章,可谓是我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通透的一篇了。

这篇文章是以一条时间线贯穿的,从衍太太与“我”之间的交往,直至“我”出国留学日本,这其中发生了许多“我”亲身经历及耳闻的事情,对当时的人性以及社会进行了批判。

首先出场的是衍太太,衍太太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纵容孩子们吃冰块、打旋子,还怂恿“我”去看黄色书籍、偷东西,将“我”的名声搞臭,逼迫“我”走出S城。文中即使没有写到她这番行为的意图,但是读者也能从第一段看出——严厉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对别的孩子无比宽容,这不显然是为孩子扼杀对手吗?鲁迅先生虽没有明说衍太太的卑鄙,但字里行间早已透露出了这一点,这样更具有讽刺意味,揭露当时乱世人们丑陋的面貌。

衍太太纵容孩子吃冰块

写到“我”被衍太太用手段撵出S城之后,先生又开始描述自己的求学之路。第一个学堂被作者提及的是中西学堂,这个学堂由于传授洋文和算学而被全城人所笑骂,甚至还有秀才做八股嘲笑他。我认为,虽然我们要热爱传统文化,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接受新学术、新思想,接受新的事物,这也体现了人们那时民智低、思想禁锢。后面又提到了求是书院,而因为学费贵,鲁迅先生又进了雷电学堂,这里写了头二班学生和三班生的由身份高低产生的差别,以小见大,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更是写出了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阶层分化,这一现象在当时的社会极为严重,贫富贵贱之分,使人与人的区别越来越大,这正是作者想要批判的。

在这雷电学堂,原有一个池,里面淹死了两个学生,于是就把它填平,还在上面造了一所庙。每年七月十五都会有种种祭拜流程,这也隐隐写出了人们在封建教条下的迷信。

后来鲁迅先生又进了矿路学堂。这所学堂作者的描述比较积极,作者在学堂里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看新书,得到了许多。尤其是作者提名的《天演论》,“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心得。虽然说老师还教“我”那些旧教条,但“我”却一直不减对《天演论》一类书的热情,这也体现了“我”的成长,其中也穿插了作者对旧社会的讽刺,不乏汉文教员不知道华盛顿、老辈让“我”抄书一类事件。

《天演论》

在矿路学堂中,作者亲眼目睹了矿工们在矿里鬼一般的工作,体现了作者对刘坤一那样的人的强烈痛恨,还有对底层矿工们的深深同情。最后“我”与同学们一起出发去日本,为的是学到一些知识。

整篇文章充斥了作者对旧社会封建教条的批判,揭露当时明智未开、人性败坏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和对新社会、新思想以及新知识的向往。

相关文章

  • 读鲁迅《琐记》有感

    《琐记》[https://baike.baidu.com/item/%E3%80%8A%E7%90%90%E8%A...

  • 琐记

    我记得,鲁迅是不是也写过一篇叫《琐记》的文章。今天,我也想不知羞耻的学习一下鲁迅先生的精神。 鲁迅笔下的《琐记》我...

  • 读鲁迅散文《琐记》

    《琐记》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25日的《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二期。这篇文章写了鲁迅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去求学...

  • 《琐记》读书笔记 |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整理

    琐记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接受了厦门大学的邀请之后,南下教书的时候所写,琐记所叙述的是鲁迅年轻时为求知而四处奔波,...

  • 在抉择与抗争中前行

    读一个真实的鲁迅之三:青年时期:抉择与抗争。 这部分重点研读《琐记》与《藤野先生》。鲁迅最初离开家乡,是被八婆衍太...

  • 鲁迅的出走-读《琐记》

    鲁迅的出走 《朝花夕拾》阅读感悟之一 “好。那么,走罢!” 《琐记》中五个字,三...

  • 【文本深处觅烟霞】No8.《琐记》三讲

    同学们好,我是田玲。今天我们要一起了解鲁迅的《朝花夕拾》里的《琐记》。提起《琐记》,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人,当属衍太...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 教学记——读鲁迅有感

    怎样让现在的学生主动的了解并理解、敬佩鲁迅? 时代真是不同了——鲁迅的时代和现在青年的时代。有时候讲课真不是就讲课...

  • 《朝花夕拾》中《琐记》读书笔记

    琐记是鲁迅回忆自己去南京求学时的经历。鲁迅开始写他为何要去求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衍太太。衍太太对于鲁迅的影响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鲁迅《琐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io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