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底,当雷布斯和董小姐进行那场10亿元豪赌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高歌猛进的小米和如日中天的格力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但是两年过去了,出来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前几天格力的财报显示出格力营业收入暴跌422亿,而与之豪赌的小米,也是问题不断。根据IDC数据显示,2015年底小米手机出货量由全国第一跌至第三,而2016年的第一季度,小米手机销量已经无缘中国前五,从神坛重重的跌落下来。可以说,这场豪赌格力与小米恐怕两败俱伤,之前我们说过了格力,这次我们再来看看,走下神坛的小米到底又怎么了?
2011年8月16日,这是一个让无数米粉为之激动的日子,当雷军穿着乔布斯式的经典穿着的走到前台的时候,万众瞩目,当1999元的小米一问世,可以说掀起了一场中国手机业的风暴。之后,雷军在总结小米成功的时候说,小米的成功在于“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字真言,一时间这七个字成为了中国创业者们趋之若鹜的无上法则,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有几个创业者复制了小米的成功呢?可以说,一个都没有,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七字真言恐怕真的不是小米成功的本质。而陈禹安教授提出的《玩具思维》理论说不定可以破解小米的难题。
根据玩具思维的理论,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马斯洛需求层级的基础层级已经被满足,那么对于每一个消费者而言,其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刚需,而是这款产品能不能额外提供有趣、好玩、时尚、酷炫、新潮等更深层次需求的满足。很显然,前几代的小米无意中实现了这一点,一直以来好玩有趣是苹果这种高端手机的专属,低端安卓机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小米重新定义了中低端手机,让大量的用户可以用买得起的价格买到一款真正好玩的玩具,而小米对于MIUI系统的构建,让众多米粉参与建设小米系统,更让用户成为了玩家,让消费者突然发现,原来除了玩手机我还可以玩系统啊?再加上小米社区的作用,让这帮玩家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玩,我还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法,交流自己的玩具,小米更适时的推出了“爆米花”这样好玩的线下互动,把小米的玩具化推向了高潮。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小米的成功具有着玩具思维践行的偶然性,小米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和软肋,让消费者在小米的价格颠覆感、渠道革命感、推广设计感以及小米的参与感下不知不觉地沦为了小米的玩家,就这样小米成功了。但是,小米却错误的没有从玩家的痛点出发,反而总结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字真言,于是一批互联网企业开始了这种反玩具思维的工具性征程,最显著的就是小米理论的最大践行者:凡客诚品。凡客在2010年用凡客体的玩法,让凡客成为了中国最火爆的互联网电商,但是凡客接下来追求技术上的布料糖分、美国皮马棉、300支这些纯粹技术的指标,让自己陷入了追求技术参数的工具思维陷阱,但是却殊不知,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或者玩家来说,几乎没有人知道陈年所执着的是什么?于是凡客渐渐沉沦了。
有人说:最成功的谎言就是自己把自己骗了。可以说,小米的七字诀提出来之后,小米真的把自己给骗了。小米最后连自己都认为自己的七字真言才是成功的秘诀,反而忘了自己成功的根本是什么?于是我们看到了小米的战略出现了显著的问题:小米由玩具化变得工具化了。
一是小米系统的封闭化与广告化。曾几何时,小米系统是米粉的最爱,在所有的消费者都苦于预制系统的卡顿、难用的时候,小米率先推出了刷机随便玩的口号,小米手机的随便刷机,小米系统的轻便好玩,让MIUI一度成为了最好用最好玩的手机操作系统。但是从小米三开始,画风变得不一样了,MIUI开始故意关闭了系统的ROOT让系统的可玩度迅速降低,紧接着就是系统的复杂化,原来象征着轻便、流畅、好玩的MIUI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卡顿,这种现象在小米的低端机型红米中尤其显著,连顺畅使用都成问题的MIUI系统又如何能说好玩呢?此外,标榜不以硬件赚钱的小米,开始在系统上做文章,MIUI的系统快速广告化,广告化让MIUI更加不好用,不好玩了。这就是小米没有把握好玩具与工具节奏的第一个弊病。
二是小米性能战的过度白热化。最早的小米虽然也打性能牌,但是实际上高配置是确保手机好用,好玩,让玩具程序变得新颖的必备条件,但是当小米喊出“不服跑个分”这样的广告口号的时候,小米蓦然发现自己已经被硬件军备竞赛绑架了,于是小米走上了追求技术参数的不归路,所有的人都在关注小米是不是拿到了最先进的CPU,小米是不是跑分最高的手机,一旦有手机的CPU优于小米,有手机的跑分超过小米旗舰,就会以来的媒体的一阵争相报道,于是小米就在追求军备竞赛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光有硬件的数据,除了高跑分以外,就只有高成本了,当成本居高不下,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就成了问题。于是很好玩的抢F码,线上抢购手机,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饥饿营销,当越来越多的小米玩家买不到自己心仪的新款手机的时候,由米粉转变成米黑也就在所难免了。过度追求数据,追求硬件,从而导致了出货量的问题,可以说是小米没有把握好玩具思维与工具节奏的第二个弊病。
三是小米机海战术的庸俗化。在小米的创业之初,小米与苹果类似,用的是专注于一两款手机的好用与好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开始了机海战术,如果说红米机型的推出仅仅是为了千元级市场覆盖的话,但是红米note、小米note、小米4c、小米青春版、小米Max等等机型则让小米的定位更加混乱,多款手机的结果是除了旗舰机型以外,其他的机型都没能做到对于用户痛点的优化,当小米利用自己的魅力让产品进行工具化扩张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确保所有的产品都是好用、好玩、有趣的玩具产品了,庸碌的工具性产品占据了小米手机的绝大多数,甚至到最后连小米的旗舰手机都没办法保持它好玩魅力的时候,小米手机的衰败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了。可以说机海战术的过度运用,让小米将自己拉到了与平庸手机一起战斗的红海里,那么除了价格战基本上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了,这就是小米没能把握好玩具思维和工具节奏的第三个弊病。
��与此同时,风起云涌的手机市场却是创新的海洋,华为荣耀成功的复制了小米的玩具玩法,连oppo等原先的二线厂商都开始玩起了充电黑科技的时候,小米就无可避免的让自己沦为了工具庸俗化的产物,可以说小米成在玩具思维的应用,败在工具思维的推广,如何能够找回小米失去的玩具思维,恐怕才是小米与其掌门人雷布斯所需要考虑的难题了。
(本文作者系烽火台资本经济观察员,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和本人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