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打了预约的第二针新冠疫苗,还是有和第一针时一样的反应,整个人都是昏沉的,但感觉没有第一针的反应那么强烈了。只是晕乎乎的状态好像大脑被阻滞了,那就写写打完针后的内心活动,这是今天感受最清晰的部分。
今天因为天下雨,听医院做引导的实习生们在门口劝止来打第一针的人群,说我们当地的第一针的第一轮在昨天刚刚结束了。没有了像上次打第一针时拥挤的人群,打第二针的人又很少,登记完后立马就接着进到接种室打上了针,整个过程还不到5分钟。打完针后再来看自己手中的登记记录单,才发现记录上显示第二针和第一针不是一个生产产家。其实关于第一针和第二针是不同产家生产的针剂、会不会有影响的科普自己已经看到过了,也明确知道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但我鬼使神差的还是去问了导诊的小姑娘这个问题。小姑娘大概也是实习生吧,初生牛犊的样子,一边笑得前仰后合的一边对我说“没事的、可以打的”。
虽然我对小姑娘的态度有些不爽,可是明明自己心里也知道两次针剂是不同产家生产是可以一起打的,为什么还要去问这样多余的问题呢?悻悻地出了医院,慢慢走在去乘公交车的路上,我突然觉察到自己对两针针剂是不同产家的不安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自己并不是对针剂的效果或是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化学反应又担心,而是对自己的身体对两次针剂的反应情况有担心。因为第一针的反应已经亲历过,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记忆并且适应了,如果第二针是同样产家的,那反应的感觉是自己熟悉的;可是换了一个产家的针剂,我的身体是不是需要面对新的未知的反应呢?这样一梳理,自己的担心就看明白了,原来就是对针剂反应的不确定性的担心。理解到这里,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
看来人们会产生担心,并不是和年龄的增长成反比。并不是年龄越大、越成熟甚至社会经验越丰富就就不会担心,而是和内心的确定感与稳定感相关。不管年龄多大,都会对不确定的事情和感觉担心和焦虑。下一次,当我又想明知故问的时候,得在心里先问问自己:你在担心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