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9177/6c0cdb48ed178e19.jpg)
文 | 木子心士
-1-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几句话可以讲清楚的道理,在作文中却要长篇大论地去说明?
于是我们旁征博引,东拼西凑,字数也从两百、四百到六百、八百,然后上升到一千和一千五,再骤然剧增至一万五和三万。
可能是识字日益增多,学识日渐丰厚,总想全面地去论述一个问题。此之谓,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2-
看过一些文章,发现一个套路:先分别讲述一系列小故事,再总结出一个大道理。美其名曰:举例论证,归纳总结。
很多笔友在一篇故事里分了七八个小节,洋洋洒洒三五千字,更有甚者,连载数十。除了那些文笔优美,故事动人,能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的作品,试问,有多少人能耐得住性子认真读完一篇文章?
还真有,比如说我啦,不仅读完,还挑出了几个错别字。
现在的人啊,太功利,又太浮躁。急功近利,难得静心、耐心地做事。
诗歌鉴赏不来,故事看不下去;鸡汤不得要领,干货懒得求证。估计这是很多读者的阅读状态吧。
现在做事讲求结果导向,看书看报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总想从里面获取点自己需要的东西,可能是可以借鉴的经历和经验,有实质性指导的方式方法,也有可能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
目的性倒也情有可原,可我们总是急于找到答案,却往往与答案擦肩而过。或者,找到了答案,却忘记了解答的步骤和过程。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实用文献管理、阅读和插入方法》的干货,但是阅读量少得可怜。我觉得不应该啊,全国有那么多本科毕业生,以及烟酒僧小白,总会有人需要。
可能是我没有推广和运营的缘故吧。
身边的一个同学就此问我某些操作,我说:“你自己看看吧,我写得已经不能再详尽了。”他说:“太详细太长了懒得看完。”
-3-
既然写的太长而难以看完,索性就写的简短一些。
可是写得太短也不行啊,如果不是诗歌,常常会被诟病,只是泛泛而谈,空空的大道理,没有血也没有肉。
读者的兴趣以及观众的喜好,最是难以满足。作为小小的作者,不必迎合大众的口味,我手写我心,只要我开心。至于文字的数量,也看心情,表达清晰,并力求精炼和优美。
另一个症结就在于,你写得还不够好。笔力不够雄厚,文笔不够优美,故事不够动人,道理不够深刻。这时候就得多看多学,多写多练,好好磨炼一番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但其实也不尽然,即使你写得不够好,也会有人喜欢。不信你看看自己那么烂的拙作,也会有几个屈指可数的阅读和点赞。
哦,可能是手滑了。
世界之大,总有天涯沦落人,跟你同病相怜。
有位同学看了那篇关于文献阅读和管理的推送,留言道:“亲测很实用了,发来一封感谢信”。看到这句话,心里很温暖,感受到的莫大欣慰,或许比文章本身带给读者的更多。
那些喜欢、支持和鼓励你的人,都是真爱,要心存感激,并努力前行。
-4-
好了,写了这么多,其实我的目的只有一个:以后可能会写一些小短文,疑问或者解答,思考或者感悟。希望不被简友骂:哦靠,就这么点字还想骗赞骗评论,这小子也太不用心太不敬业了吧。
骂就骂吧,无所谓了。我就是个业余写作者,抽空瞎折腾,小打小闹罢了。
人生苦短,故事就只有那么长。
其实,你是舍不得骂的,对吧!
网友评论
简单粗暴才觉知营养丰富
难以下咽这意味太深长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