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纪事

作者: 陆小华1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1:24 被阅读40次

    泉州纪事

    我去福建泉州,是一个很偶然的决定。我小姨子的先生是福建省泉州人。因为他们的小儿子要结婚,并且是选择在小姨夫的家乡泉州为儿子举办婚礼。小姨夫过来邀请我同去。我答应了。于是,他打了个电话,让他儿子给我加定一张第二天飞往泉州的机票。

    第二天一早,我便随着他们去了泉州。

    飞机在晋江机场落地,机场不大。感觉有点冷清。我是第一次去福建。对于这个省份,心里还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是因为我们琼南很多土著家族的先人,即所谓的“移崖始祖”,都是来自这个省份。我母系家族的先人,也是从这个省份移民过来的。时光一晃都过去了三四百年,母系宗族的人口也繁衍了十多、二十代,人是已经溶入了涯州这片土地了,但这里毕竟是族系原来的根的所在地。

     小姨夫家所在泉州泉港区,这里一部分区域原来是属于惠安县,也就是知名的惠安女所在的县份。后来是撒县并市,划出来的一块成了泉州市的一个区。小姨夫家所在的村落是泉港区的一个城乡结合部。具体的地名叫福建泉州泉港区杨山宫管理会管区。这里给我的印象很深的是寺庙多。大大小小的寺庙四处分布,有乡建的村建的和宗族民间自发建的。寺庙中所供奉的神灵,除了汉民族传统的诸神之外,还多了一个妈祖。福建省临海,海边有一些海上的事务,妈祖专管海上的事务,所以需要多供奉一个妈祖,以便护佑沿海的居民。

     在进入小姨夫家村的村口时,就有一座管委会建的戏场戏台,两侧是一幅对联: 杨山宝地圣迹重光戏台历史文化播千秋 临水巍峨神灵显赫靖姑英名功德垂万古

    以后的几天,我每一次路过村口,都反复品赏着这一幅对联。因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不甚了解,这幅对联我看得半懂不懂的。我推想,这个“圣迹重光”应该是指在舞台上再现吧?“靖姑”应该是指当地历史上的一个女英雄吧?总之,这里的乡俗文化让你觉得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里有一些文化民俗与我们崖州水南家乡的某些方面相同。陌生,是因为你是现在是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小姨子夫妇家花了近二百多万在村里盖起了一幢四层的新式小楼,面积大约有五百平方米左右。生活在中国乡村的人,富不富裕,你只要看看他们的住宅状况就可以知道。而从一个地区民宅建设的好坏程度,又可以推断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一般来说,中国的百姓在富裕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改善住房。即使有一些人家,已经长期生活在他们工作的城市,只是逢年过节,才回一趟乡下。即便如此,他们宁愿空置,也要在乡下盖一个大房子。光宗耀祖,就是这种文化心态,造就了这种炫富式消费,其心理,和中国文化中的爱面子有关。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这也就是富裕与否和住宅之间的逻辑关系。

     小姨夫在村子里应该算是混得比较好的一个。在这个地区,人多地少。因土地资源稀少的原顺,很多居民就只能从事耕作之外的行业。这里多出石匠。小姨夫就是因为有一点石匠手艺,上世纪的90年代就去了海南岛谋生。他的石匠手艺不算好,但他头脑灵活,会交际,现在是个小包工头,在海南东线的旅游岛上承揽一些小工程,这些年也挣了一些钱。

    我们到的这天是12月13日,小姨夫妇的小儿的婚礼安排在16日。新娘子是他们同一村子里的人。这里说是村子,现在已经不完全像传统意义上村子了。因为扩大后的城市边沿已经覆盖到了村子。从村庄高处远远看去,边沿有许多的港口炼油厂。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工厂的天空被轻薄的烟尘笼罩,平时也没有什么气味,但风刮向这面的居民区时,也隐约会闻到有一些气味。因为有一点点轻微的污染,经济条件好的人就选择离开,选择到几十公里外的泉州城其它住宅区买房居住。

    小姨夫一回到他家,就忙着儿子婚礼的事情,也没时间来陪我。于是,我也乐得独自四处乱逛,细细观察这里的民俗文化。这个时间段,周边城镇也有几户人家在举办婚礼。办婚礼的人家,都会在门前或附近的街口,安放一个由鼓风机吹气挻起来的红色拱门。拱门顶端会贴着“某某联婚”的字样。这里的婚礼风俗,有一些习俗是和琼南是一样的。即使有差别,也是大同小异。当然,也有一些是独特的!比如新郞家这边的成年女眷们穿红衣服,头上插花。挑上两只猪腿,到女方家,再挑回来。新娘进门就开始中一路撒花碎纸片,一直到她的新房。

    这里地处沿海,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也可从他们的日常食物上看得出来。看小姨夫他们家的日常饮食,其食材都很不错,鱼、虾、蟹、圣子、排骨条、鹅肉,及各式菜蔬等等,种类很是丰富。但小姨夫家里的人因为忙,也没有什么人愿意烹饪,每天开饭,无非是用白水煮,也就是所谓的涮了!他们甚至不备什么蘸料,白水煮熟了就这么吃着。

    最终是在小姨夫儿子的婚宴上,让我见识了这个富裕起来的亲戚家的婚宴,也是这个地方典型的婚宴。总体印象是浪费,让我这个还不算孤陋寡闻的人看了,都感觉有些奢侈。

     他们的婚宴是开在中午。 上午的十点半,宴请的客人就陆续来了。凑够了八人就开席。我留心了一下婚宴上的菜式,先是上了一个果盘,有弥猴桃,有樱桃等,再是上四个凉菜:酸罗卜条,酸甜鸡爪,凉鸡金片和猪耳朵丝。然后是上热菜,一个猪蹄香姑汤,一个蒜蒸龙虾,一个鱼肚金针菇羹,然后是苛叶八宝糯米饭蒸,其中有虾米,小香根茹,然后是白煮虾,婚宴席上提供有两种羹:玉米汁,花生汁。接下来上的热菜有红烧羊肉,蒸龙虾,蒸甜猪头状包子,鸡肉鳗鱼汤(也称龙凤汤),鲍鱼芋头泥,肉皮沙虫蛋蹄尖汤。木耳底花螃蟹,蒸红青班鱼,全蒸炸鸡,蒜泥蒸圣子,最后又是一道小粒汤圆。加上一些素菜,前后一共有十五道菜。直到这时,这婚宴才收场。 其实,婚宴在上到五六个菜时,桌上的客人大多就已经吃饱了。当然,宴桌上也有人在不断提醒,慢慢吃,后面还有好几道菜。其实,后面上来的菜,也只是过过桌,然后就被撒掉了。

    据同桌一个了解当下行情的宾客给我说,这一席婚宴,光是食材的成本就需要二千元。这个地区的习俗就是这样。家家户户都随着风俗,或者是相互攀比。很多道菜,只吃一半或一小半,就被撒下去倒掉!我注意到那道烧鸡菜,完整的端上来了,只有一个人动了一下箸,在鸡脖处捅下一小块,吃了一口,然后就被撒掉。看得我只能摇头,觉得太浪费了!我想,这民风民俗,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有关。我们这个民族,太看重面子。在国家层面,也常常是这样重面子!而在我看来,这种太看重面子的背后,就潜藏着一种文化的不自信。

    婚宴后,小姨夫的兄弟老六就邀请我过去他家参观。老六叫美龙。陈家有七个兄弟,老大老四都去世了,另有一个姐行二。他的姐姐这两天一直没有出现,说是在忙家事。倒是二姐夫出现了。这个请我参观他家的老六也跟着小姨夫在分界洲岛打工。他干的是精细雕刻石工。据他说,他每天的工钱一般在五百元到一千元之间。 他家的一幢三层小楼就建在村落的边沿。独家独院。占地约有一两亩。小楼占地一百多平米,剩下的土地用于种植。花卉果木蔬菜。小楼的底层是石条建的老房子,上面是新加的两层框架式的新式房。这样一来,建筑风格就显得不统一。这个村,很多人家的房子都是这么建的!想来应该是为了节省资金吧。老六的解释是,儿子不让拆啊。其实,条形石的底层也蛮结实的!只是楼的上下不连体,没有框架框住整个墙体,地震来了只怕支撑不住。我说出了我的担心。老六说,这里几百年都没有听说过地震。这幢三层小楼全部面积就有四百多平米。 他的家收拾得很干净。小楼边上一畦畦的菜地里种满各样的蔬菜,一侧的土坡边上围起了栏栅,里面养了许多鸡和两只猪。周边的地也种了不少蔬菜。他指了周边的地,说这一片土地都是他的,只是租给了别人! 他有两儿两女。两女都嫁了。两个儿子一个在福州卖房,一个已经在三亚卖房。儿子都是从事房屋中介行业。这里既有乡村的清静,离城市又近,生活的区域应该算是比较好的!

     小姨夫一家这些天都在为儿子的婚事忙忙碌碌。我则自己跑了一趟湄洲湾的肖昔港。没有熟人给当向导,也进不了港口,只能到海边的渔港码头四处游荡。从百度上查,肖厝港处于湄洲湾西岸,海湾深入内地18海里,三面为山峦环抱,岛屿罗列湾中。港内水域平稳,海域宽阔,面积达516平方公里。主航道水深13~35米,长27.5公里,宽800~1200米,深水岸线21.4公里。 泉州的湄洲湾肖昔港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这里的天然港口是在亚洲排名第二大港口。五十万吨的油轮可以直接泊上码头。年进口原油呢一千八万吨。众多的石油加工企业,入驻在这个区域,据说每年给地区的财政带来了上百亿的税收,以及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让这里的民众生活富裕。

     关于泉州,在我的记忆中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在手机上查询了一下度娘。 丝绸之路,准确地讲,始于西汉、鼎盛于唐宋、转变于明清的海上丝绸之路有泉州、广州、徐闻等多个起点,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好像更加出名,可能是因为泉州在南宋后期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也可能是与现在泉州市为将“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力宣传有关,总之,一提到海上丝绸之路,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泉州大港。

     泉州又称鲤城(市区地图似鲤鱼)、刺桐城(古时据说遍布刺桐树)、温陵等,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海上丝绸之路,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曾在泉州广泛传播,也留下了大量遗迹。 不仅如此,福建的经济中心不是省会福州,也不是特区厦门,而是泉州。石狮的服装、晋江的鞋、惠安的石雕、德化的陶瓷、南安的建材、永春的芦柑、安溪的茶……集群产业异常发达,富贵鸟、七匹狼、安特、匹克、特步、361度……驰名商标数不胜数。 泉州,这是一座有20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富庶发达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泉州纪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wr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