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谷喻道,《道德经》第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谷,非稻谷之谷,乃山谷之谷。山谷指两山之间广大的空虚之处。道最大的特点就是空虚,《道德经》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里的“冲”,就是虚的意思。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个“橐龠”,这是风箱,风箱也是空的。
山谷为什么谓为神?取能生万物也。山谷之中,有森林,有溪流,有花鸟虫鱼,有飞禽走兽……虚空能含万有,何以如此?不可说,故谓之神。
谷神是道的比喻,道不死。有形有象的东西必有死,森林、溪流、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皆有死,道是虚空,无有形象,反而不死。
“玄牝”何解?“玄”指妙,“牝”指能生。道能生万物,而道不死,非妙而何?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在我们的感知当中,可能会认为天地才是万物的父母,因为天能覆,地能载;天能生,地能养。但老子的思维继续向前推,天地从何而来呢?天地从道而来,天地不过是道生万物的一个出口,就如雌性动物的生殖器一般,“牝”指的就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幼崽从动物的生殖器官生出来,万物从天地之中源源而来。而天地的存在,有赖于道的存在。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指永续不绝,但却是“若存”,好像存在。《道德经》第四章也说:“湛兮似或存。”“湛”,沉也,沉入水中的物体,在岸上看,看不分明,好像存在好像不存在。
这是形容道,道就是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你说它存在,它无形无像,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你说它不存在,那么,万物为什么存在?万物为什么生了死,死了生?其背后需要一个终极理由,这个理由就是道。有宗教信仰的人,视之为上帝、神。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视之为规则,规律。但它到底是什么?说的清楚吗?所以《道德经》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啊!
道的这种特性,《道德经》第十四章有精彩的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道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它混混沌沌,没有上下左右、光明黑暗的差别,绵绵不绝,若有若无,不可名状,不可以认识万物的方式来认识它。怎么形容它呢?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相的相,勉强用个词来形容它,就叫“惚恍”吧。
惚恍不是什么都没有,《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老子继续讨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里“有象”、“有物”、“有精”,而且,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是有信验的……
老子说道是真实的,但这些飘渺的描述,还是令我们从一团云雾之中又进入了另一团云雾之中。不是老子描述得不对,而是道本来就是不可知,不可知的东西再怎么极尽文辞,也难尽其万一。文字在哲学的面前,是何等的贫乏与无力。
从老子的描述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道是确定存在的,但道存在的方式是什么,不可知,故道“似或存”,“绵绵若存”,它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经验的范围,超出了人类理性思考的范围。
道不管你认识它还是不认识它,它在无穷无尽的发挥作用,没有停歇的时候,所以,老子形容它的作用“用之不勤”。
老子说道,最根本的目的并非要搞清楚它的真面目,如果试图搞清楚它的真面目,可能就误入岐途了,因为它本来就是不可知的嘛。老子说道的目的,还是着眼于怎么用。
虽然道不可知,但道的特点就是虚,所以,要效仿道的这一点。《道德经》第五章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虽然虚,但作用不穷,就像风箱一样,保持虚心,越动越有活力。
道是虚空,故能容纳万物。所以,老子说,作为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没有自己的自私之念,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会计较不善者、不信者,都会包容之……
道是虚,无物与之相对,相对的皆不是真理,因此,领导者采用无为的政治。《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圣人标榜美,恶就出现了;圣人推崇善,不善就产生了。所以,圣人治国,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采用无为之政,无为的教化,天下反而大治;采用有为之政,有为的教化,反而出问题。
道不以形像自显,故圣人效仿之,不追求身外之物。庄子说的最到位,“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
当然,人效仿道的虚无,又不能执着于虚无。一旦执着于虚无,虚无不就成了有了吗?
老子的道,高深矣。有心者可慢慢揣摩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