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主道 第三章:好恶
上一章中韩非子主要讲了“虚静”的作用。虚与静是“道”的特质,按韩非子将道社会化的演说,虚与静也就成了君主的特质。君主在处理朝政与管理官吏中韩非子的建议是“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意思让君主不要有自以为是的傲慢与看似是主见实为偏见,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事物的实质,同样让君主不要与臣子相争,天下都是君主的,为什么要与臣子相争呢?只有保持不争的心态,置身于事物之外,站在全局的高度,才能看清事物,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君主只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治国,那么有思想有主张的人发表言论自会成为一派,做事的人自然会将事情做圆满。主张与实效一一相对,就能知道好与坏,这样君主就会无事可做,因为没有自己思想的固执与约束。同样事物也就归于真实。
鉴于“道”的虚静特质对君主治国理政的好处和对为君主之道的指导意义,韩非子告诉君主“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意思就是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欲望,君主显露他的欲望,臣下将自我粉饰。高手对决都是以静待之,先让对方动手,只要对方一动手就能发现对方的弱点,也就找到了攻击的切入点。当然作为一国之君,韩非子不让君主显露自己的欲望与主张,是怕臣子是利用君主的欲望与主张来粉饰自己,让自己的言论与做法符合君主的意愿,这样就会蒙蔽君主。本身君主是不需要有自己的主张与欲望的,天下是君主的还要有什么欲望,有欲望只是君主将自己变成了普通的臣子,你见过大地有私欲吗?
韩非子不单要求君主“无见其欲”,还要求“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意思为君主不要显露他的意图,君主显露他的意图,臣下将自我伪装。君主想要治理朝臣,惩办贪腐,就不能将此事显露出来,如果显露出来,臣子就会自我伪装,故意掩盖违法行为。事情总归是人在做,所以才会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天地惩罚人类从来不会通知,当洪水与沙尘暴来时,人们才知道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所以君主要向天地学习,该惩罚时就要惩罚,没有什么预先通知与征兆,更不会手下留情。
为君之道就是虚静,君主的虚静表现在“去好去恶,臣乃见素”,意思为除去爱好,除去厌恶,臣下就表现实情。君主去除好恶,臣子没有了依据,只能按自己的想法为事论事,就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如果君主有好恶,臣子就会顺着君主的好恶从事,那君臣就是一个好恶,这不利于解决问题,因为君臣一意,并不能代表事物的实情与全部。同样虚静还表现在“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意思就是除去成见,除去智慧,臣下就戒饬自己。真正的智慧就是虚静,所以才有大智若愚的说法,智慧并不是聪明,智慧是解决生存,而聪明是解决事物。韩非子让君主除去傲慢与偏见,还有智巧,这样臣子就会自己戒律与谨慎从事。
【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在公司管理中,老板一旦健全制度,完善流程,明确目标,奖罚守信,职员就会按职责办事,按流程办理,按实效奖罚,就不需要在老板面前装饰与掩饰来讨好老板,在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谨言慎行,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