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有一段描写茶汤泡沫的文字,极美: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若积雪,烨若春敷’(子澄按:上艹下敷,打不出字来),有之。”
唐代喝茶的方法是“煮茶”,就是把茶碾成末,用鍑烧水,水开之后,把茶末倒进鍑中煮,然后茶汤“酌”出来,就有陆羽上面所描写的这种效果。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满瓯似乳堪持玩”就是对这种泡沫的欣赏。卢仝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同样也用“白花浮光凝碗面”来形容这“汤之华”。
到了宋代,喝茶方法变为“点茶”,就是用汤瓶把水烧开,把开水往放有茶末的茶碗里冲点,同时用茶筅进行搅拌,从而“点”出一碗茶汤来。点出来的茶汤,表面上也是有一层泡沫的。所以丁谓《咏茶》有“烹新细乳凝”句,苏轼《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有“自看雪汤生玑珠”句。宋人“斗茶”,茶汤上泡沫的完美程度就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紫玉瓯心雪涛起”就描摹了斗茶过程中的泡沫。而“分茶”则是利用某种技巧让茶汤表面的泡沫形成各种图案、文字。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晴窗细乳戏分茶”写的就是这种游戏。
茶汤之华日本的抹茶道基本保留了中国宋代的点茶形式。
从明代开始到现在,中国人喝茶则基本是用叶茶冲泡,高品质的茶汤是清澈的,所以象古代人说的“一瓯春雪胜醍醐”、“汤嫩水轻花不散”其实是不能用来描写我们现在所泡所喝的茶的。
茶汤之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