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十二讲学习笔记

作者: 阿亮的学习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6:47 被阅读3次

    第012讲 | 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这一讲又把我颠覆了……才学了短短的十二讲,我已经被颠覆了好几次了……

    薛老师认为,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讨论的是谁来歧视,歧视的后果谁来承担,凡是歧视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来谈两点,第一,为什么有时候歧视是合理的。第二,如果合理的歧视被政府禁止,会酿成什么样的后果。薛老师举了两个例子,来探讨这两个观点。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我们漂泊在外的华人朋友,经济学家发现,中国人在美国是个弱势群体,但是他们很喜欢歧视别人。不止在美国,在东南亚、欧美都是这样。在很多行业,中国人就喜欢自己围成一个圈子,不跟外人玩。

    一个华人女经济学家,名字叫詹奈特 · 兰达,就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她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马来西亚经常会有排华运动,她找到的原因是,当地人觉得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排斥外国人。当地华人会以血缘关系亲属远近进行信用评级,根据这个等级来制定商业条款、收取贷款的利息。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作为身处异乡的中国人,他们与当地人语言不通,也没有关系,无法确定当地的法律是否会保护他们。所以他们就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个例子说明了为什么歧视有时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第二个故事离我们非常近,就是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美国的历史上,美国的银行家是非常审慎的,不轻易给人房贷,导致很多美国人买不起房。1960年美国开始“平权运动”,希望矫正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支持所谓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买房。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银行放贷,有了政府的支持,银行也开始大规模不考虑后果的进行放贷。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在现实生活中,日常形成的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是有效率的。这让我想到了第二讲中提到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对待歧视,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原因,然后再去改变,而不要只要说的歧视,就立马义愤填膺的去反对。有时候你以为的善良之举,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薛老师最后的课后思考是:

    你能不能举一个歧视的例子,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歧视不合理,但你却觉得它是合理的?

    昨晚本来已经发出来了,结果审核没通过,才发现。今天修改后重新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十二讲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tm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