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在“钉钉”上进行了学习,主题是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说实话没学习之前真觉得应该还是老生常谈,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不过认真学习之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的确学到了很多。李镇西老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班主任除了教育学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影响家长。从某种意义说,只有影响了家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成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成了我们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 “家校联合成就教育”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所以才会比较重视和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李老师口中的“影响家长的六个渠道”,也算是收获颇丰!

第一、通过阅读启迪家长。这点我做得不到位,自己经常读书、听书学习,但推荐得不多,以后要多多注意这方面的引导。特别是对于亲子教育的书应该多推荐,多引导。 第二、通过写作改变家长。我是比较喜欢写作的,所以一直坚持着,也分享给了家长们。曾经有家长跟着我一起写,如今却没有了,我也没有专门地去推荐,寒假也只是布置了一次心得体会,是自己做得不够。

第三、通过书信沟通家长。这一点我做得还是可以的,虽然不是正规的书信,但也是通过微信沟通,效果还算不错。第四、通过孩子促动家长。看到这一项我就想起了“六清”活动,此活动通过学生促动家长真的特别成功。班主任很多时候也应该学习这一影响渠道,什么时候都要把“学生最能影响家长”这一点铭记于心。

第五、通过家长转化家长。这一点在家长群特别管用,一个好的家长群对于班级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曾经有一位家长喝酒之后比较负能量,在家长群里乱发牢骚,然后被家委会代表发现后开始打电话私聊。这些我也是过后才知道的,然后那位家长又在群里公开道歉,所以家长转化家长有时候比班主任的力量更大。

第六、通过面谈感染家长。这一项还是比较到位的,只是会被学生不怎么喜欢,特别是让家长来学校谈话。以前和学生家长面谈的比较多,只要站在家长立场上考虑问题,家长还是特别容易接受的。但是到家里家访却基本上没有过,特别是这几年遇到疫情,更是没有过。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事,也是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教师是孩子最尊敬的人,两者的心愿是一致的。只有家校之间密切交流、有效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教育合力,达到“1+1>3” 的教育效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