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毛主席学定位:中国企业切忌照搬欧美品牌的打法

跟毛主席学定位:中国企业切忌照搬欧美品牌的打法

作者: 东极定位王博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23:45 被阅读25次

毛主席曾强烈呼吁,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回到现代的商业界来看,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一个最易犯的错误,就是以欧美品牌为标杆,照搬欧美品牌的打法,忽略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是我在多年的战略定位咨询经历中,遇到的企业家最为普遍的品牌打造误区。

欧美品牌打法:直取高势能点

例如在选择目标顾客群、目标市区区域的时候,中国企业往往照搬欧美企业经营,倾向选择发达的一二线城市、选择中高端的高势能消费者群体。确实,欧美品牌往往是先从高势能的地方与人群发力,然后再强势打入势能较低的区域与人群。

例如iPhone最早就是高端的商务人群在用,后来逐步扩大到更加广普的、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在用;在全球市场的推进策略上,iPhone也往往是先在欧美发布最新产品,然后再到中国市场发布。在中国市场,iPhone也是优先布局一线城市,开苹果专卖店,打造大品牌形象,然后再发力二三线市场。

当然不止iPhone,几乎所有的欧美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是采取这种由高往低打的策略,优先在中国的核心城市核心商圈开店,包括ZARA、HM、优衣库、麦当劳、肯德基、棒约翰、Subway、星巴克、Costa等等。

欧美品牌天生的高贵感

欧美品牌的打法,往往不适合中国企业的各方面实际情况。

首先,欧美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已经是较为成熟的品牌、相当成功的品牌,与中国本土品牌相比,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中国品牌,往往在刚一创立、刚一出生,就要面临欧美品牌的强势压制。

而且,欧美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在管理与运营体系上,也往往较为完备,完全有实力满足北上广深等高势能区域与人群的较为苛刻的顾客需求。

还有一点,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那就是国家背书的影响。实际上,由于整体上,“欧美”就给人一种高品质感,所以欧美品牌一出身,就比中国本土品牌更有有高贵感、价值感、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推出洋品牌名的原因,服装类企业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中国绝大部分服装企业都是用的洋名字。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欧美品牌很容易切入高势能、高收入人群。甚至,很多核心零售渠道,会主动邀请这些欧美大牌的入驻,给出非常优惠的入场条件。

但大部分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往往与欧美品牌很不一样,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这些天生的优越感,所以只能先从容易认可我们的区域与人群开始。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国消费品企业都是学习毛主席,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如VIVO、OPPO、娃哈哈等等。

根本原则:知己知彼,避实击虚

实际上,一切战争的打法都没有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正如毛主席所说,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所以,每个企业都必须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最为合适的打法。也有很多中国企业非常适合欧美品牌的打法,例如很多餐饮类企业、互联网类企业,包括一些起家于北京上海的企业,由于多年在一线城市的历史积淀,也往往具备了很好的城市市场基础。

回到根本,一切战略与战术都是流动的,都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做到像水一样,避高趋下,避实击虚。


作者:王博,毛派定位第一人

十年专研品牌定位方向,致力于用毛主席军事思想完善定位理论体系,发表多篇《跟毛主席学定位》系列文章,被誉为“毛派定位第一人”;

2015年为飞鹤奶粉研究界定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战略定位,助其强势逆袭洋品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毛主席学定位:中国企业切忌照搬欧美品牌的打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t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