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心理
《去情绪化管教》:养育挑战与塑造孩子的大脑

《去情绪化管教》:养育挑战与塑造孩子的大脑

作者: 赵欣Ella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8:27 被阅读174次

原创: 赵欣Ella 收发  妈妈力养育 

《去情绪化管教》:养育挑战与塑造孩子的大脑

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其实就是在养育孩子的那些“艰难”的时刻,请记住,先进行情感连接,再进行理性引导,并且详细介绍了这两者的一些步骤和方法,更像是脑科学版的《正面管教》,核心其实也是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所有你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那些挑战,都可以作为发展孩子大脑结构的重要机会,因为我们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时时刻刻在发生改变的,而且大脑是复合的,有专门负责情绪的区域,有专门负责理智的区域。

这是本书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大脑的三大特点:大脑是可以改变的,大脑是能改变的,大脑是由不同的功能区域复合构成的。

这一点我有感触,在全职妈妈最初的半年多,我很少出门,突然有一次去商场买东西,刷卡的时候,都忘记怎么操作了,这说明我的大脑负责社会功能的那个区域正在萎缩,当我开始恢复社会生活,我又慢慢的找回了感觉,这就说明,我们的大脑是可塑的,可以改变的。

养育孩子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我们如何回应孩子的挑战,影响着孩子的大脑如何发育。

简单来讲,上层大脑,也就是理智脑,负责逻辑、同理、条理和解决问题,下层大脑,也就是情绪脑,负责感受、情绪、感觉。当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激活的是孩子哪一部分的大脑,孩子的哪一部分大脑就可以得到发展。

那么接下来的两点,我们就从大脑的两个层面来梳理。也就是说,遇到孩子带来的挑战当下,先进行情感连接,再进行理性引导,而我们作为家长,通常忽略的就是情感连接的这一步。

情感连接,激活孩子的上层大脑

在正面管教中有个很重要的理念,感觉好,才能做的好,说的就是激活大脑的上层区域,这有几个重要的准则:

第一,关掉鲨鱼音乐,所谓的鲨鱼音乐,就是不要把你自己当下的感受,带进和孩子的相处中。

如果你的老二刚刚把你收拾好的玩具重新洒了一地,你正在气头上的时候,老大放学回家,带回来一张考试58分的试卷,你会怎样处理?

也许没有老二先前的事,你会平静的看待老大的学习问题,那么这个老二的事就是鲨鱼音乐。

第二步,探求为什么?这一步要求你挑战自己固有的经验,用好奇心替代自己沮丧的感觉。

看到老大带回来的试卷,问问孩子你平时学习都是不错的,为什么这次会有意外?也许孩子会告诉你一件特别的事,如果没弄清楚就来一顿狗血喷头,弄清真相之后,后悔的也许就是你自己。

第三,想想怎么做?这一步其实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你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跟孩子沟通?指责?抱怨?还是解决问题,孩子明白的很

简单梳理就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再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最后想想怎么解决?

有四个循环策略可以拿来用:先表达安慰(让孩子的视线高于自己),再表示认同(让孩子感受到被感受、被爱),然后是倾听(少说话,关注于孩子的情绪)和反射(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理性引导,教给孩子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理性引导,有1-2-3管教法:包含1个定义,两个原则,三个第七感成果。

一个定义:

管教的意义是为了教,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扑头盖脸的把孩子打骂一顿,让孩子“长教训”,并不是真正的管教,也并不会让孩子真的长教训。

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等孩子准备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没准备好,说什么都没用的,孩子听不进去,你自己还着急。

第二个原则:始终如一,但不刻板,养育要有灵活性。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再来一次,妈妈相信能做的更好,或者问孩子,你自己能想出什么补救办法吗?

三个第七感成果:洞识+共情心=第七感。

成果1:洞察力:帮助孩子注意并反思在困境中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作出的反馈,认知自己的情绪。

成果2:共情心:帮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如何对他人造成影响,去从他人的角度观察事物,去开发觉知他人感受的能力。

成果3:整合与裂痕修复:问问孩子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弥补过错的同时创造整合的状态呢?这个部分借助的就是上脑。

我们对孩子进行理性引导,就是为了发展孩子的上脑,增强洞察力和共情心,整合修复,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这些问题“你要怎么做才能弥补呢?你觉得现在应该要怎样”,孩子并不会给出具体的回答,但是这样的问题会引发孩子的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也就不知不觉锻炼的孩子的上层大脑。

接下来整理进行理性引导的八个策略,在此之前问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我们自己准备好了,和孩子准备好了一样重要!

策略一:少说话:重视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引发了自己感受,然后少罗嗦,赶紧翻篇。

策略二:接纳各种情绪,对孩子的行为说不,也要对孩子的欲望说好,并引导他们作出适当的行为。

策略三:要叙述,不要说教,只说你观察到的,不要唠叨自己的情绪。

策略四:让孩子参与管教的过程,不要从上到下的指导,孩子对于自己参与决定的事情,会更加容易配合。

策略五: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孩子对于“不”总是会习惯性反抗,因为孩子需要自我的掌控感,一个有条件的肯定,会赢得孩子的合作。

策略六:着重积极的东西,你关注哪一部分,哪一部分就会得到发展。

策略七:创造性地处理问题,保持幽默感,轻松化解,这一条参照游戏力。

策略八:传授第七感技巧。培养孩子的体验模式和观察模式并进,可以讨论发生的事导致自己的感受,并且有能力观察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情,观察这些体验是如何影响自己的。

本书的总结就到这里,我对脑科学充满了兴趣,以后还会持续分享儿童大脑发展的书籍

转载请联系授权,谢谢。

相关文章

  • 《去情绪化管教》:养育挑战与塑造孩子的大脑

    原创: 赵欣Ella 收发 妈妈力养育 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其实就是在养育孩子的那些“艰难”的时刻,请记住,...

  • 【快速阅读53/100】《去情绪化管教》读书笔记!

    【快速阅读53/100】《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每一次管教都是塑造孩子大脑的关键时刻。无...

  • 阅读笔记|《去情绪化管教》温和有力地管教孩子

    Miko的读后感: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是很好的一本书,给家长提供了去情绪化管教的理...

  • 1-1 非语言表达安慰孩子

    《去情绪化管教》作者:西格尔 第4章管教行为中的去情绪化情感连接 去情绪化情感连接循环:情感连接策略之一:表达安慰...

  • 全脑教养法+73+w17

    大脑几乎决定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会做什么。由于孩子的大脑是由父母给他们的经历和感受所塑造的,所以了解养育孩子的方式如...

  • 2017-09-14

    管教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充满挑战。而睿言•父母课堂的"解密青春期养育"课程,也是正面管教家长课中专门针对...

  • 读《去情绪化管教》

    去情绪化管教 问题 很多人面对辅导孩子写作业、管教孩子时,很头疼,有“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说法,甚...

  • 去情绪化管教!

    现在是期末考试,很多家长也比较焦躁,跟着孩子复习,看着越来越多的作业!很多家长会焦躁! 为什么...

  • 《去情绪化管教》

    愤怒到平静:情感连接是关键 情感连接不仅仅是以关爱和爱为关系,和爱为重,他允许家长去塑造自己的孩子...

  • 听书笔记|由内而外的教养

    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并且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 关于作者 本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情绪化管教》:养育挑战与塑造孩子的大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w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