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简书里面,经常看到有朋友写自己为什么而写作,这个话题我也曾经想过,但是似乎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出现,所以一直想写却没有提笔。
最近仔细思考, 觉得自己写作的理由真的很多,说起这些理由,不得不提的是我的写作之路。
写作,很小的时候深深植根于心中的梦想。多小的时候,应该是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其实都是没有文化的人。碰巧舅舅跟我们住一起,虽然是残疾人,却是父母那一代读书比较多的人。
关于文字的最早记忆全部来自舅舅。刚刚学会说话,舅舅就把他脑海里面能记下的诗词一首首教我读,他知道的童话故事一个个讲给我听。
我的小手开始用筷子吃饭的时候,舅舅就开始教我写字了,从最简单的数字,到简单的汉字。
其实舅舅并没有真正读多少书,中途因为身体原因缀学了。但是就是他那点文化的熏陶,在年幼的我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一生都不曾忘记。
上学了之后我就更运了,小学,初中,高中 ,每个阶段,总有那么一位对文学非常有兴趣的老师对我特别照顾,不断借书我看,不断教我写文章。
尽管后来我没有上大学,但是这些老师不断熏陶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文学梦在我的心中不断生根发芽。
现在想想自己写作,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少女时代的作家梦。那时候,我曾一次次幻想自己的文字印成书的情景。
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风顺,那我写作的目的就很单纯了,就是我因为心中那个埋藏了多年的作家梦。
关于梦想的坚持总是很艰难的,在过往许多年的岁月里,这个梦想我是不敢提的,甚至是不敢想的。
首先是父亲最讨厌我读书写字,高中毕业后,最初的几年,我依然喜欢没事就读读书,写写字,那时候没有网络,我便经常写日记。
可是我父亲,一直认为读书害了我。他始终觉得,自己这个女儿总是跟隔壁家的孩子不一样。
别人家女孩子,早早计划谈恋爱结婚,自己家的女儿,这个谈不到一块儿,那个说不上一句话,都是多读了几句书惹的祸。
为了我的终身幸福,父亲只要一看到我读书写字就开骂,他不骂还好,他一骂,我更加依赖文字了。
那些年的岁月几乎让我疯狂,我觉得自己在那些年都有轻微的抑郁症。那时候的我,几乎很少跟人沟通,身边也确实没有可以沟通的人。
更要命的是,我常常就沉浸到我自己所看的小说情节里面去了,对外界经常不理睬,有时候旁边人跟我说话,我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浑然不知。
这种状态让父亲更加讨厌我跟文字的任何关系,他几乎不让我有任何接触文字的机会。更厉害的是父亲不放过机会打击我对文字的热爱,只要我拿笔或者书,他就骂我神经病,终于,我斩断了跟文字的任何联系。
2.
后来离开家乡,虽有自由之身,却总是为了生存而奔波,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过多接触文字,其实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绝望。
大城市打拼的岁月,每天算计房租水电,计划今天吃土豆明天吃白菜,穿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对文学的梦想几乎消失殆尽。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常常在某个突然安静的时光,或是雨敲窗棱的时刻,或是雨夜梦醒的时分,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想起少女时代读书的样子,甚至会涌现曾经读过的诗句。
这种向往随着工作的渐渐稳定越来越强烈,我终于明白,那颗种于幼年时代的文学的种子,一直植根在我的心里,只是被深深埋葬了。
于是,为了接触我梦想中的文学,我找了大学后勤的工作,以为在那样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我可以开始我的文学之梦。
生活从来都不是按我们想象发展的,不然小说家们怎么都不会有那么多的素材。
在名校的后勤,工资极低,经常从那栋自己梦寐以求的图书馆经过,可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机会进去瞄上一眼。
更重要的现实是,那份低廉的工资让自己对未来越来越无望,就在那时候,我开始接触那些人们特别痛恨的鸡汤。
正是那些很多人都痛恨的鸡汤改变了我,我开始学会做销售,生活一步步改观。
我常常羡慕那些任何时候都能坚持梦想的人,因为我确实没有做到。在很多年的销售生涯里,我几乎忘了自己的初心,更不用说幼时的文学梦。
那是一段完全迷失自己的岁月,穿的开始漂亮,吃的开始变好,终于开始接近那些羡慕的人群的生活,可是,我的心越来越恐慌。
也会偶尔想起那个文学的梦想,只是在日愈增多的诱惑前,我自己都开始嘲笑自己的无知,开始认定父亲当年的观点多么正确。
我以为我就这样从此与文字无缘了,只是偶尔会写写日记之类的东西,从来也没有想过再会写一篇文章。
3.
真的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么好的年代,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产生,让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希望,只是一直找不到方向。
偶然在得到后台看到一个社群招募,每天从50个字开始写起,写300天,养成写作的习惯,当时的我,没有丝毫考虑就加入了。
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让我深深明白,养成一个习惯,是要从最小的目标开始,日积月累慢慢形成。每天50个字,正好符合我的情况。
在这个群写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幼时的那颗文学的种子开始慢慢成长,从开始的每天不足1000字,到后来每天可以写到2000字以上的文章。当然也很感谢群主老张对我的帮助,经常把我的文章推给群里的伙伴们当主题。
慢慢的,我也开始自己更文,开始向专题投稿,也开始有文章上了首页,在简书呆了三个多月后,我发现自己对写作已经是欲罢不能了,每天都必须写点什么,不然就对不起自己。
前段时间的一天,我偶然把自己的文章发到朋友圈,我的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纷纷打赏。
很多朋友微信我说,很喜欢看我的文章,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温暖,也给他们很多鼓励。他们纷纷鼓励我一定要写下去。
更有很多朋友,因为我开始写作,约我喝茶喝咖啡,跟我聊聊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忧愁,跟我讲他们的故事。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忍受了那么多心酸委屈,却不知道跟谁去说。
当我听到那些经历,当我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我的心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笔可以写出这些最普通的人欢乐忧愁,写出平凡人的点滴美好。
清明回家,也许是开始写文章的缘故,开始会关注家乡人的生活。当我看到年迈的父母,还在努力的为弟弟妹妹操劳,突然间对父母有无限敬意。
想起自己这些年跟父亲的恩恩怨怨,突然理解了父亲当年的许多无奈。那一刻,我就想,将来我一定要为我的父母写一本书,是他们当年对我的苛刻,成就了我百折不挠的性格。
听母亲讲家乡的很多亲戚的故事,深深感到文化信息落后的可悲,有为了孩子读书倾家荡产,孩子后来却工作找不到,回老家却还要父母养着。
有的因为自己的过往的婚姻经历,非要儿女按照自己的意愿结婚生子,最后孩子反抗离婚,幸福却大打折扣。
许许多多的故事,都是我熟悉的人和事,从小看到大的左邻右舍,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因为信息的落后,因为文化的欠缺,终于渐渐被社会淘汰。
那些善良的人们,怎么都不能理解现在的孩子了,怎么都无法看清现在的社会了。我听着母亲家长里短的讲述,深深为所有的乡亲们感到忧虑,更为现在还生活在家乡的孩子担忧。
那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其实在幼年时代我是不理解的,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
我想我是没有鲁迅先生那么伟大,但是看到从小疼自己爱自己的乡亲们面对社会变革的无助,真的很是心疼。
尤其想到生活在哪里的孩子,因为信息文化落后,许多依然在重复上辈的思想,真的很想用力唤醒沉睡的他们,可是我除了写文,别无它法。
4.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都会愁没有素材可以写,而我从开始写文章开始,从来就只愁没有时间去写,不愁没有素材可以写。
在我的一生里面,曾经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给过我很多无私的帮助,有的也许只是他无意的一个鼓励,有的也许只是他本能的一次搭手,但是对我来说,都是值得我用笔记下的美好。
在我的生命里,有许多跟我相伴好多年的朋友,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奋斗过,也一起伤心过,那些都是值得我用笔记下的永恒。
太多太多的理由,自己,朋友,家人,陌生人,都是值得我用笔去尽力书写。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写成什么样,也不清楚自己将来是否会真的出书,这些不是我现在想的事情。
唯一可以非常坚定非常确定的事情就是,我的写作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
高考后,十几年,没有像写作的事情,只是偶尔写下一些片段。今年2.21开始在简书更文,规定每周2、4、6更文,现在已有小十万字。积累的力量,也很可怕。
加油!
我的微信公号 宁让职场更给力 我的个人微信18001172627 欢迎添加 期待以后多交流 能够认识您很高兴,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