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要深读,要思考。
喜欢读书,所以对人人都说得。床头枕边也常有书伴。
也常常赢得身边的人夸赞,说“读书之人明事理”,又说“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起初听到这样的话我会真的很高兴,到后来发现人人都过得很好,我有什么不一样呢?怕是人家的一种说辞罢了。
最初的读书,就是一种消遣,一种打发光阴的游戏。也因此,书反倒成了消磨生命的工具,看热闹而已。有时候也有感悟,那也只是一瞬,也有把自己代入书中,和主人公亦或作者本人产生共鸣,但当把书一合一放,就又跌入时间的洪流当中,被生活琐事缠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进入简村以前,每当拿起书来,口里总会念念有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颜如玉”。也常常告诫孩子们:“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俨然一位博学之人在说教。
但什么是“黄金屋”,又什么是“颜如玉”?为什么要造就“灵魂”?才学薄浅的我又能深入多少呢?
今天我向齐老师学习,忽然有一种后怕,如果某一天有一个有心的孩子对我灵魂考究,我能给孩子什么样的答案呢?
读书而不思考,必将行将就木。
莎士比亚说:“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我们可以在时间的长河里消失,但声誉不可丢失。
余秋雨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
那么不思考的读书反而让人更平庸,又何来声誉?
2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几天家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前几天孩子的爷爷打电话给我们,说婆婆的左手没发用力,我和先生赶紧过去。
一见到婆婆,先生懊悔不跌。婆婆左手无力,不受控制的来回晃动,左腿也有无力感,说话言语少有不清。不用说,这是脑梗或中风的症状。
先生懊恼的是没有重视我说的话。其实,在十几天之前,我们来看他们俩老。孩子爷爷说,婆婆整天迷糊瞌睡。我突然想起来在我订读的健康杂志里有这种病症的介绍和预防,当时就告诉他们可能脑袋出问题了,需要做检查,先生不言语,很显然不大信我的话。
先生也是搞教育的,但平常忙于工作,很少读书,健康类的知识更是空白,现在悔之已晚。也后悔自己平时疏于读书,连常识性的知识都很匮乏。
看到一句话:“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书读得少了,生活就没有质量,更谈不上情趣,何来意义?
最震撼我的还是加入齐老师写作训练营和写作交流群。
先不说齐老师戚戚焉为我们不辞辛劳的付出。只说群里人才济济,就知道我有多空白。
大家的一个评论,一个夸赞,一篇文章。没有一样是我能比的。
语言功底的深厚,语句优美的组合,文字或犀利,或幽默,或温柔,或豪放,或含情脉脉,或含苞欲放,或扣人心弦………
这真是“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
我的世界就是眼前,无法触及头顶以外的空间。
我的眼里只有空洞,无法看清遥远的大海和巍巍高山。
我的见识狭隘又短浅,无法表达心灵深处的呼唤。
我的学识梳浅又简陋,无法和群友们畅所欲言。
来齐老师班的这几天,我惶惶不可终日!
我终于能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书读得太少又太梳 。还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读书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最后思考一个问题,读书后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喜欢读书,读书能使人愉悦。跟着齐老师学习后,才发现我所认为的愉悦是多么肤浅。
身处齐老师的交流群,就像处在知识的丛林里,和一群灵动的人在交谈,彼此倾诉不同的故事 ,而我却无法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和传递属于自己的心声。
来齐老师写作班,我惶惶然,又何其幸运!
(齐帆齐第8期28天写作成长营主题文(3)字数1377,总计49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