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读到了一篇文章,教男孩做小事,文章不长,但是我觉得很多话语很有道理。
摘抄几段。
“男人适合做大事,的确是我们的教育传统。不说什么重男轻女这种大话题,单从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习惯上,男孩从小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权:他们的马虎不是马虎,是心大,他们的懒不是懒,是男人味。”
“传统教育认为,女孩要做细活,小事精益求精;男孩嘛,天生是做大事的,能做成什么大事另说,反正小事做不做都行。结果男孩长大以后,就变成了小事不会做,大事做不了。”
“我们开咖啡馆的有句行话:再牛逼的咖啡师都要自己洗杯子。但我们的男孩,一直被教育要当牛逼的咖啡师,却没人告诉他们,你得自己洗杯子。”
”我问过很多企业老总,如果女孩不用生孩子,你会选男员工还是女员工。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女员工。因为女性细心、执行力强、忠诚度高等,简直是完美员工。
所以你瞧,职场歧视的本质是生育歧视,而不是性别歧视,如果没有生育这档子事儿,女性的职场竞争力一定优于男性。
而女性最核心的竞争力,正是不以事小而不为”。
像教育女孩那样去教育男孩我觉得这些话有道理。
我的原生家庭,女孩特别少,在七个堂兄妹中,我是唯一的女孩儿。所以在我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重男轻女一说的。从小到大,家里的家务活基本上是哥哥们做的。尤其是我家二哥。小的时候,他不但要做饭、洗自己的衣服,甚至有时候,家里其他人的衣物他也会帮着洗。而且父母对他的要求是:既然在做,就要做好,包括家务活。
那么这样长大的男孩没有出息吗?不,至少我二哥不是的。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下海创业大潮中,他从国家单位下海创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是一家著名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在全国多地有分公司。他有时候看不惯手下员工,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男生的做事方法和工作能力。他有一句口头禅:“我就算是洗个碗也比你们洗得干净。”
我可以作证,我家二哥,做饭非常好吃,在厨艺上有天赋,小时候出去吃酒席,吃到个好吃的菜,回来准保能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父母以及其他家人没有鄙夷他的这个似乎不算大男人的天赋,都说他以后就算别的不会,开个小饭馆养活自己没问题。不仅仅如此,每次做完饭,厨房并不是一片狼藉,而是打扫得洁净整齐,当然,碗也是洗得干干净净。
像教育女孩那样去教育男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做好琐事的能力都不具备,何以成大事?
(2)
我养育了两个女儿,我的大女儿韵韵,我觉得在很多方面,她值得我骄傲。甚至,不仅仅是值得我个人骄傲,以她小小的年级,取得的一些成绩,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
最令我引以为豪的在于,很多看上去很小的事情或者在别人眼里普通平凡不值得做下去的事情,她能把它做好。最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有始有终。
读初高中的时候,学校的广播站、学生会,甚至只是做一做志愿者,她也是认真负责,坚持高质量完成。
比方读初二的时候,开学前做志愿者,就是负责引导初一新生以及家长参观校园,熟悉学校环境。也有很多同学报名,可真到了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孩子就觉得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好做的,无聊,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于是,有的孩子没开始就放弃了;有的孩子领着一两个新生和家长参观了一会儿,觉得辛苦,主要是觉得无聊,中途走人。但是韵韵能一直坚持,直到活动结束。甚至因为走路太多导致磨破了脚。
进入大学以后,不论是在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还是在其他的团队,她都能做到自始至终、尽职尽责,很少中途而废。
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活动说实话也是枯燥无味而且很辛苦。比方到海岛小学支教。有的孩子起初热情万丈,但是一旦感觉现实与想象不一样,实际的工作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光芒万丈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放弃。但是韵韵,不存在这种情况。
无论是在别人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大企业实习,还是在平淡无奇枯燥无味的岗位上实习,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相信,这样的孩子是有着美好的生活和前途的,因为她具备了拥有美好生活与前途的习惯与性格。而孩子之所以具备这样的习惯性格,跟从小的耳濡目染以及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像教育女孩那样去教育男孩现在的女生普遍优秀,常常有家长说,我不想了解如何培养女儿的,我就想知道如何教育一个男孩?
如同那篇文章的作者所言,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但可以提供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思路:就是像教育女孩那样去教育男孩。
教男孩脚踏实地从做小事开始,不要让你的男孩被远大理想架空成一个“小事不会做,大事做不了”的伪钢铁直男。
作者:张毅,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在三线城市完成从小学到高三的所有教育,没读过双语学校、国际高中,没有参加过收费昂贵的课外培训,却被UCLA等8所美国名校录取,并有学校提供奖学金;小女儿,国内小学四年级在读,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演讲竞赛进入总决赛并获奖;参加TOEFL Primary考试获得满分。看三线城市的妈妈如何培养出国际化的孩子。我能做到的,你,亦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