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身健康婚姻育儿
宝宝挑食偏食的心理因素与调适策略

宝宝挑食偏食的心理因素与调适策略

作者: 高校心理咨询师郭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1:48 被阅读51次

  偏食挑食的现象在幼儿中比较普遍,由内因也有外因,但多数是在吃饭问题上太迁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久之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如果不与纠正会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孩子免疫力降低、个子长得慢、情绪异常、常常哭闹等等都或多或少与偏食有关。对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来说,摄入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太少,容易出现便秘;只吃素食不爱吃肉的孩子则缺乏生长发育必需的蛋白质和脂肪,往往体格发育欠佳,体质偏弱,身材矮小,消瘦,抵抗力差。偏食的危害有时比预想的还要更糟。

宝宝挑食偏食的心理因素与调适策略

      排除疾病因素引起的孩子偏食的原因,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情形,绝大部分与家庭的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婴幼儿对食物没有太多的选择,一开始家长给什么就吃什么,养育者缺乏基本的营养学知识,不注重营养均衡搭配,孩子的饮食习惯不良是必然结果。

      宝宝挑食的内因:1)1岁后的宝宝,受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从饮食中得来的经验,开始对食物进行选择。随着味觉的感知发展,对食品的味道有了一定的喜好,如喜欢甜食、油炸的食物、或是不费力气就可以吃的细软食物等。2)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喜欢“我自己来”,对于大人给予的安排会产生抗拒,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食,因此出现吃饭被其他事情干扰,该吃饭时不吃饭,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出于天生的自我保护机能,拒绝一些新的食物或者缓慢、少量地去接受一些新的食物。4)不同气质的孩子对新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如容易型气质的孩子会很快去接受一种新的食品,而且喜欢不断尝新,当然也会出现喜新厌旧的情形;困难型气质的孩子,对新的事物很敏感,很难接受一种新的食品,这样的孩子做到食品多样化有一定的困难;缓慢型气质的孩子,接受新的事物比较慢,接受新的食物当然比较慢,吃饭慢慢腾腾,对于食物常常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吃不吃都可以。

宝宝挑食偏食的心理因素与调适策略

    影响宝宝饮食习惯的主要外因:1)饮食习惯受照料人的影响大,大人偏爱与厌恶某类食物,孩子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因为大人不爱就很少买,孩子品尝这种食物的机会减少,喜欢的程度自然降低。2)受家庭就餐气氛影响,也就是常说的营养气氛,有的家庭看到孩子吃饭不好,采取高压手段,强迫孩子进食,或者家中人看电视、说西道东,干扰孩子吃饭,或者吃饭地点不固定,甚至追着喂饭。3)过分溺爱,一味迁就,或是用孩子爱吃的食物诱导。4)大人情绪不佳的时候,数落孩子偏食挑食的行为,会让孩子更加讨厌那些原本不喜欢的食物。5)在饭菜的制作上,过于粗糙、单一、省事,引不起孩子的食欲来,造成对饭菜的拒绝。

      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必须要从小培养,尤其是在5岁之前。为了给孩子奠定身体营养的基石,不能一味迁就孩子,让爱变成害,要注意学习营养知识,采用多元方式,鼓励孩子尝试各种食物。

1、 食物多变化,改善偏食行为。

1) 改变食物的外观,漂亮可爱造型的食物,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2) 搭配多样,同样的食材变换不同的烹煮法,并进行组合,让宝宝觉得新鲜有趣。

3) 去除特殊的味道,如:青椒、红萝卜、羊肉、海鲜类等,加柠檬或姜片去鱼腥味、处理青椒时,不仅要把内部清洗干净,还要记得用水泡。

4)用宝宝喜欢的方式,比如宝宝爱吃带馅儿的食物,即便不喜欢吃芹菜、胡萝卜的宝宝,对于芹菜肉馅、胡萝卜肉馅的饺子并不抗拒。可以经常做些小丸子、饺子、小包子等,在馅里添加少量宝宝平时不怎么喜欢吃的蔬菜,还可以把蔬菜打碎和面,做成糕点,久而久之,宝宝就习惯并接受它们的味道了。

2、让宝宝参与食物的准备过程。小宝宝可以让人们认知图片上的图画与实物的联系,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和大人一起择菜以提高对蔬菜的兴趣。

3、巧用餐盘,让宝宝爱上食物。卡通、可爱造型的餐具,让宝宝同时爱上盘中的食物;餐具还可以控制餐盘内的份量,在保证饮食的同时,养成相对定量的习惯,还可规定吃完后才能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宝挑食偏食的心理因素与调适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z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