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

作者: 小心方可舒心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23:4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8期“秋”专题活动。

(一)村里来了邱连长

“听说村里来了个邱连长,不但人长得帅,心地善良。而且打鬼子特狠,鬼子听到他的名儿就吓得屁滚尿流,看来这个秋天收回来的粮食能保住了。”

听姐妹们有句没句的这么一说,妇救会主任杨大花心里别提多高兴。

前些年只要到秋天群众收了粮食,还没晾晒好装进粮仓里,小鬼子就强行把粮食征去归他们享用。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性格刚烈的妇救会主任杨大花更是憋屈得慌,突然听说来了个打鬼子能手邱连长,杨大花当然高兴得不行。

有些急躁的杨大花本想一分钟也不愿耽误就去找邱连长说明情况,可天色已晚,还是等明天再说吧。

深秋的黄土高原,夜风中略带一丝丝寒意,农家小院里杨大花却完全忘记了秋风的存在。她在寻思要如何向邱连长开口说明鬼子强行征粮的情况,才当上妇救会主任的杨大花,在同胞面前就像小钢炮突突起来就不会停,可想起会见连长这么大的官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她有些不知所措。

一轮明月稍稍爬上了技头,村子里犬吠声,驴叫声此起彼伏,秋风卷起落叶夹杂着黄沙在空中飞舞。思考了老半天的杨大花脑子里还是一团乱麻,根本理不出头绪,她一拍脑门气冲冲回了房间,“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了邱连长再说。”

天刚蒙蒙亮杨大花就到了连部,连部就设在村里一座废弃的老宅子里,看到大门口威武的哨兵杨大花不敢上前搭话,低头假装在操场上散步。

大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哨兵看在眼里,他扯起嗓子大声喊:“喂!小姑娘你有什么事要说吗?”

“我!我!我想见见你们邱连长,我是村上的妇救会主任。”大花一边扭扭捏捏摇摆着屁颠一边支支吾吾回答哨兵的问话。

“那你进去吧,邱连长他们正在开会,就在进门右手边的小屋子里。”

杨大花前脚刚跨进院门就听到一个铿锵有力且略带磁性的男声在讲话,她猫着身子把半个脑袋探进门缝里。

警惕的副连长一台头刚好看到杨大花的半颗脑袋,他快速起身打开门。看到是个农民模样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就知道她一定有事相求,忙着招呼她进了会议室。

杨大花一眼就能看出正在讲话的军官就是邱连长,没等邱连长开口,大花抢先说道:“连长,我是村里的妇救会主任杨大花,今天来是想请你们帮群众保护今年秋收的粮食,眼看鬼子秋季征粮马上开始,我是一刻也坐不住,只好冒昧地来找你帮忙。”

邱连长听大花这么一说,赶紧招呼她坐下。

“来!来!来请坐,我们正在开会研究这个事情,即便你不来,散了会我们也要去找你,既然撞上了,那就说说你们的计划和安排吧。”

杨大花一坐上桌子就像变了个人,一张小嘴吧吧个不停,整个计划和安排说得头头是道,周密而祥细,在坐的官兵都为她竖起了大母指。

“杨大花同志,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安排很到位,讲解也很精彩。好吧,我们就按照你们的周密布署进行配合,确保老百姓秋收粮不被强征的同时消灭零散的鬼子,这也是上级派给我们的任务。”

邱连长打算起身送客时发现杨大花一直盯着他腰上的“王八盒子”磨不开眼,邱连长也算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杨大花心里想的啥。

邱连长安排士兵到自己房间取来一把勃朗宁手抢,亲手递给杨大花并问道:“你会使用枪吗?小心别走火伤了自己人。”

杨大花接过枪回答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你就把心放肚里吧,我心里有数,伤不到自己人。”

说完笑笑眯眯地走出了连部大院,哼着小曲找她的同胞们显摆去了。

勃朗宁手枪

(二)联合抗日保秋粮

杨大花真是不虚此行,她的智慧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邱连长的赞扬,邱连长对工作的支持和对老百姓的关心使她感动,最关键的是还送了她一把手枪,这回她的底气更足,腰杆更硬了,在姐妹面前有了更多的吹牛资本和话题。

夜幕降临之时杨大花就爱拿出她的宝贝(手枪)在院子里鼓捣,一会对着天上的星星瞄准,一会拔出弹夹数数仅有的几颗子弹。

闲暇时也会坐在老槐树下发一会儿呆,想起邱连长那英俊潇洒的长相和对老百姓关心时的温暖表情,她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此时的杨大花也说不清楚对邱连长是啥感觉,也许是崇拜中带着一点点的仰慕,又或许是感激中夹杂着些许懵懂的喜欢……!

秋叶飘撒在她的额头,她的思绪却散落在秋风里,似乎预感到她与邱连长之间将要有一段故事会发生。

一天大清早,杨大花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招集妇救会全体成员开会,通报她与连队商量决定的军民联合护粮计划。

杨大花话还没说完就有姐妹起哄说道:“大花,人家邱连长是不是对你有点‘那个’意思?否则人为啥对你那么上心,又是支持工作又是给枪?”

“别瞎说啊,人家可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那么大的领导怎么看得上咱这大字不识一个的小老百姓。”杨大花嘴上是这么说,可双颊还是掩饰不住地泛起了羞涩的牡丹红。

大伙正你一言我一语地“斗”着杨大花,突然听到村里子有人高呼“鬼子进村了,鬼子又来征粮食了!”杨大花一听,立马警觉起来,从随身携带的提篮里摸出手枪打开保险藏在身后就冲了出去,让大伙先躲在屋里等候消息。

杨大花寻着呼声匆匆而去,还没到村口就看到一个鬼子少校带着五个伪军赶着马车直奔村子而来。

杨大花决定先藏起来观察一番再说,转眼鬼子就进了村。走在最前面一个尖嘴猴腮的小个子男人大声吆喝“各位父老乡亲,请你们主动交出粮食,以免受皮肉之苦。”

一听这声音杨大花就知道是那个善于溜须拍马,丧尽天良的伪军侯队长。这个侯队长为了巴结讨好皇军,对老百姓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杨大花一听他又在满嘴胡咧咧,恨不得一枪崩了他拖到山里喂野狗。

杨大花还没回过神来,鬼子就进了村口李大娘家院子。李大娘是个独居老人,丈夫和儿子早些年被鬼子打死了。她见到鬼子巴不得冲上去狠狠咬上几口,喝他的血扒他的皮,更不会交动交出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保命粮,那样鬼子肯定会对她下死手。

焦急万分的杨大花心想“现在去通知邱连长肯定是来不及了,不如自己先躲起来伺机杀了鬼子少校,那几个伪军没了主心骨再不敢造次,再说邱连长他们听到枪声肯定会赶来支援。”

杨大花悄悄摸到李大娘家院墙外,找了一个能够看清院子全景的地方,观察事态的发展。这时听到呼喊声的群众也拿着锄头镰刀赶来帮忙,杨大花招手示意大家先猫到院墙下,等候她统一指挥。

果真不出杨大花所料,李大娘早已把仅有的粮食藏了起来。二鬼子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颗粮食,气急败坏的鬼子准备把李大娘拉到院子里严刑拷打,逼迫她交出粮食,顺便教训一下那些“不听话的群众”,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鬼子少校背着双手气势汹汹地站在李大娘面前,嘴里叽里呱啦骂个不停,哈巴狗一样的侯队长在旁边忙着翻译,时不时发出奸诈的笑声,让杨大花和群众听得有些反胃,真想冲上去给他几个嘴巴子。

无论鬼子如何说狠话威胁,刚强的李大娘始终一言不发,一直用藐视的眼光徐瞅着小鬼子。气急败坏的鬼子少校拨出腰刀双手高举在半空中,一副随时把李大娘劈成两半的架势。

躲在院墙外的杨大花哆哆嗦嗦地举起手中的枪瞄准了鬼子举刀的双手。突然鬼子大吼一声准备将那残忍的钢刀砍向李大娘的头,杨大花一激动就扣动了手枪扳机,一连两枪正好打在鬼子举刀的手上。

鬼子丢掉钢刀抱着血淋淋的双手在院子里鬼哭狼嚎地转圈,杨大花率领群众蜂拥而上把鬼子团团围住。几个冲动的年轻人用锄头镰刀在鬼子后背上狠狠地拍了几下。

这时听到枪声的邱连长已经带着战士赶到了现场,三下五除二就把小鬼子统统拿下,连人带车拉到了连部,经过一番认真教训后放了他们。

鬼子进村

(三)因为征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老百姓的粮食是保下来了,可出来征粮的鬼子不但没征到一颗粮食,在杨家庄还受到了打击和侮辱。回去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就此无声无息,会招来大批的鬼子对杨家庄和邱连长的部队进行扫荡。

当天晚上,邱连长就招集村里的民兵和妇救会全体同志商议共同抗敌之良策。

再次见到杨大花,邱连长对她的智慧和勇敢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提醒她要加强联络,单打独斗早晚会吃亏。

杨大花心里有些暗暗得意的同时还是心有余悸,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开枪杀人。

经过商议决定,如果鬼子攻打杨家庄,由邱连长统一指挥,战士打头阵,民兵和妇救会的同志负责输送弹药,转移群众和伤员。

这次见面,杨大花好像对邱连长多了那么一点点的关心和依赖,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直盯着邱连长不想挪开,邱连长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兵都被她那火辣辣的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

第三天鬼子真的出动了一个中队的兵力攻打杨家庄,邱连长他们按照之前的决定各就各位,一场激烈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战斗一打响,邱连长带着士兵奋勇杀敌,左一个右一个,杀得鬼子哭爹喊娘。紧随其后的杨大花看得眼睛发直,算是真正见识了邱连长的厉害。

“看来邱连长真是名不虚传,不但勇敢,而且足智多谋,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战略战术。”杨大花一边跟进一边与同胞们赞扬着邱连长。

鬼子眼看抵挡不住邱连长部队的猛烈追击,只得暂时退到村外的山岗上,准备稍作整顿后再次发起进攻。邱连长的部队根不想给鬼子留一点喘气的机会,直接追到了村口。没想到侯队长躲在村口的草丛里拉响了手榴弹,等杨大花发现大声呼叫邱连长注意时,已经来不及了,手榴弹在队伍中炸开了花,邱连长和几个战士受了重伤。

战争被迫暂时停止,杨大花带领同胞们把伤员转移到了连队指挥部。伤亡惨重的鬼子也不敢轻举妄动,在不知道我方伤亡的情况下,暂时撤兵回去了。

邱连长及战士们受伤后,杨大花的妇救会算是真正派上了用场,她们轮流到连部照顾伤员,给他们洗衣做饭,包扎伤口,老百姓自发地捐赠了老母鸡和鸡蛋,给官兵补充营养。

杨大花更是早出晚归往连队跑,全心全意照顾她心目中的大英雄邱连长。也许此时的邱连长在她心目中不仅是英雄,更是她崇拜和尊敬的偶像,她想用她的温柔和真诚打动他。

杨大花每天缠着邱连长给她讲书本知识和战斗故事,邱连长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参加过很多战役,光是战争中的流血牺牲和生死离别就够他讲一阵子。

邱连长讲故事,大花就坐在旁边给他削水果,时而喂给他吃,时而为他擦擦嘴角,还真有点小情侣一样的画面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邱连长还真是有些舍不得让大花离开,两人看对方的眼神也好像有些大不一样。

一个深秋的夜晚,杨大花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秋风吹乱了她的短发,风中的沙粒亲吻着她的额头。她想起了这么多天以与邱连长发生的所有故事,从邱连长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是喜欢她的。她决定第二天鼓起勇气向邱连长表白。

杨大花边走边对自己说“再不说就怕没机会了,要是部队一转移,人家抬腿走了,自己就只剩下后悔和遗憾了。”

第二天,杨大花特意收拾打扮了一番,从家里炖了一只老母鸡给邱连长送去。从中午一直待到晚上,她那颗忐忑不安的心一直在蹦蹦乱跳,手不知道往哪儿放,眼睛更不知道往哪儿看,就在床前不停地转来转去。

邱连长发现异常后问她是不是有事要说,她又不肯开口,只会自言自语说“没事!没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战士们都各自回去了,屋里就剩下邱连长和杨大花两个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邱连长慢吞吞地开口问道:“杨大花同志,有事你就说吧,现在其他人都走了,就剩咱们俩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我!我喜欢你!”杨大花终于鼓起勇气把那憋了一整天的几个字蹦了出来,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等着父母的发落。

“啥?你喜欢我?你知不知道我们军人是居无定所,随时有可能转移,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的,再说一上战场随时有可能就回不来了。”

“我不管,只要今天做了你的女人,就是守一辈子活寡我也心甘情愿。”

话音未落就急急忙忙往邱连长的被窝里钻。

“杨大花同志,其实我也喜欢你,只是我这特殊的身份不敢向任何一个女孩表白,怕耽误姑娘们的青春。你先冷静冷静,先坐到凳子上听我说。”

杨大花听邱连长这么一说,只好乖乖地回到凳子上坐下。

“今天我先答应你,要是战争结束了我还活着就回来娶你为妻,要是我在战场上牺牲了你就到我的坟头为我烧几柱香,好不好?”

杨大花听到这儿,心里可高兴坏了,起身就出门往回走,边走边说:“邱连长,你好好歇着吧,俺明天再来看你。”

杨大花得到邱连长的准话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毫不掩饰地向同胞们吹牛说自己已是邱连长的媳妇。姐妹们也都向她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邱连长身体恢复后就加强对战士们的训练,作好充分的准备,以防鬼子下一次进攻。

那段时间是杨大花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她每天都以连长夫人的姿态去连部找邱连长。关心他的伤情,给他送好吃的食物和水果,帮他打扫室内卫生。晚饭后两人就到附近的山岗上吹风聊天,聊战略战术,聊中国革命形式,分析战争走向,偶尔也聊些男欢女爱的私密话题,不知不觉中两人的感情有了很大进展。

杨大花幸福的小日子还没过够呢,突然听说部队要转移了,这下可把杨大花急坏了,本以为她与邱连长还可以再享受一下这美好的恋爱时光,没想到就……!

临行前,大花拉着邱连长的手哭得稀里哗啦,可这是革命需要,谁也无法阻止它的前进。

战争年代不知有多少幸福的小家庭经历过同样恋恋不舍的场面,可不都是舍小顾大,中国革命才得以全面胜利。

杨大花站在山岗上目送着部队远去,快要看不见时,邱连长回身向她挥挥手,也许革命胜利后邱连长真会回来娶她当媳妇,过幸福美满的小日子,也许这一挥手就是一辈子,再无相见之时……!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8期“秋”专题活动。

相关文章

  • 诗 \ 秋收之后

    LiYa 风在高空 把云一点点收割 一些飞鸟再无捕获 恹恹而去 愈行愈远 在秋天 成为世界的隐居者 大地上的活儿...

  • 秋收之后(六首)

    秋收之后 文:天涯诗丐 大地在秋收之后阳光更鲜艳 奔跑的女人和孩子满怀欢喜 每天都想多...

  • 读《秋收》一文有感

    今天读了写手圈作者何楠写的文章《又是一年秋收时》(在此简称《秋收》),看了之后很有感触。我和作者的姐姐是多年好友,...

  • 秋收

    秋天来啦,地里的庄稼熟了!不用父母说,我们都赶回来,抢收庄稼!这也是父母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又能见上所有的孩子,又...

  • 秋收

    秋收是中年人 在事业成功的同时 又得了婴儿 郑重地 把自己珍藏的精品 全托嘱下一代

  • 秋收!

    秋高气爽,稻田里的水稻低垂着金黄色的稻穗,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了!

  • 《秋收》

    已过处薯节 白天依然热 风吹老叶落… 幼技青切切 山坡板栗张嘴笑 满畈稻谷泛金色 农民劲头足 汗滴禾下土… 花生地...

  • 秋收

    文/张萍 图/木贞 天高气爽南飞雁,稻谷弯腰欲进仓 喜笑颜开挥手去,收割挑担好风光 〖韵〗《中华新韵》十唐 ...

  • 秋收

    秋季丰收乐,瓜果成堆多。 卖主多热情,请君随尝果。 不买没关系,赞美皆乐呵。

  • 秋收

    三原则:图原创,文原创,诗原创。 进城之前 我们那泥腿子的祖先 在每个秋天 总是以胜利者的姿态 收割金黄色的麦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收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f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