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拾书架,发现上面真的有很多青春文学。
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已经是97后阿姨的我还会被冰淇淋色的青春小说感动的心悸,大概是因为人总是正在或者已经失去着青春。

郭敬明式青春里,香樟树浓密的炎炎夏日…
夏茗悠式青春里,小心翼翼又按捺不住的暗恋…
八月长安式青春里,成长的疼痛和岁月的细枝末节…
九夜茴式青春里,刻骨的初恋和割舍不掉的情怀…
……
我的青春里,离开或正在离开的人事物,因为种种无所适从的因由牵绊着我的内心,所以每每在书中遇到,课堂,校园,暗恋,爱情,友情,失去,熟悉的桥段再次触发,不感动才怪了咧。
为什么即使青春片拍的再烂,也一定有不少人去看?因为青春总是让人怀念,那么不管是翻开一本书,还是打开一部电影,为的都是去寻找青春的共鸣。
青春文学是应该疼痛的。
人可不都这样,
不够疼,
印象就不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