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文科生,对于理论研究,并不感兴趣,日常也极少关注,媒体经常有关于「慈善」和「公益」的相关报道,对于它的理论界定,其实没有严格的做区分。
在我看来,二者本身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不同。
就好比:有两个家庭贫困的失学儿童,有爱心人士会直接拿出一部分钱用来资助,解决他们一个学期的学费问题。但下一个学期还要不要上学呢?
有人可能会说,有钱的话会选择继续资助,当然,孩子们没准也能另谋出路,这是很普遍的一种慈善思维。
目前国内有很多公益机构践行的仍是这样的思维:面对一个灾区的重建问题,就给当地居民派车派人;面对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就捐钱捐物。
事实上,这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短期看来确实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尤其在灾害性急难救助时,效果更为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它对于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并无多大益处。
继续说前面的例子。如果还是有两个孩子上不起学,但另一个思路是分析他们上不起学的原因,寻找问题的根源,看看究竟是因为整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有问题,还是这两个家庭对孩子入学教学的能力或意愿,或是社会上存在对他们的某种歧视。找到问题本源之后,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进行调和,让这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本质上得到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公益」的思维。
解决社会问题,仅凭个人力量是很难完成。毕竟社会群体越来越强大,多方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去解决一个问题自然要容易的多。
将一批对解决问题感兴趣的人组织到一起去,对企业、政府、个人等社会资源进行协调,从而一起介入来解决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就会催生出一些公益组织,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NGO公益组织。
「公益」思维l是一种现代科学的解决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慈善」思维就该退出历史舞台。慈善思维除了在灾害性急难救助上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近些年也出现了新的转变。例如,更多的慈善家不把现金直接发放给需要的个人,而是资助从事相关服务的公益团体;或者自己成立基金会,孵化更多的公益组织。这些方式,通过「慈善」行为资助了「公益」事业的开展。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者或者全职工作者是参与「公益」的一种行为,身体力行爱心捐赠,用以支持公益机构则属于「慈善」行为的范畴。
但凡是支持用「公益」思维解决问题的机构,都是在在支持「公益」事业。 一般来说,对于机构方而言,采用「公益」思维是更好的方向;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慈善」还是「公益」,都是可以选择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