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和尊重的名义让步

作者: 海的波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24 被阅读294次

    向期末不发火的老师致敬!

    “没有分数排名的赫赫威势,没有谨严秩序的保驾护航,没有各类荣誉的诱惑和照耀,你照样不动声色地拥有自己的世界。”

    01

    一六年的春天,赵子乐读六年级,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让每天晚上的放学越推越晚。作为一名“资深”的老师和班主任,我深深地理解老师们的心情,唯恐哪个知识点漏掉了没讲到,唯恐哪道题学生还不会。但从接孩子的家长那里,他们往往并不懂这份情,焦躁和抱怨时常会在等待的时间里不绝于耳。

    有一天晚上,放学的时间稍稍提前了点,远远地就看到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向外跑着,我的乐乐也是跑得气喘吁吁、兴高采烈,看见我时,迫不及待地喊着:“妈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数学老师的电脑坏了。”

    “老师的电脑坏了,怎么会是好消息!”我不由得批评起孩子。

    “如果电脑不坏,老师现在还在讲题呢,坏了,打不开了,就讲不了了,我们就能放学了,班里的同学都可高兴了。”

    记得当时,乐乐的这番话像是给了我一个教训,我是否也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下而一厢情愿地要为学生“负责”?!

    似乎从这件事后,我就立戒自己不允许拖堂,只要下课的铃声响起,讲完、讲不完,一律算完。后来,我甚至认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之一就是能捍卫住学生的自由时间,而不是靠挤占时间去提高那些所谓的效率。

    但是,本周五的晚上,我拖堂了,而且是拖了放学后的二十分钟。

    整整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里,学生在我的威吓下,都在看似专注地听我讲着,但我的脑海里总是闪现着乐乐那一群孩子说老师电脑坏了的高兴劲儿。

    前所未有的鄙视自己!

    本学期近一半的天数都是外出,深感愧疚于学生,欠他们的越多,他们欠语文的似乎也就越多。眼看期末考试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一塌糊涂,可怕的是他们依然无所畏惧,无动于衷。为了体谅他们期末复习的辛苦,为了提高课堂的精气神儿,几乎每节语文课或者听首歌,或者看一个励志小视频,但落下的那么多东西,又岂能是三五天之内就能赶上来的?!

    傍晚六点左右,校园一片安静。我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端坐在办公桌前,一颗不淡定的心,需要凝视,需要抚慰,更需要重新寻找。

    我想起了马卡连柯。

    02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和苏联内部白匪的叛乱,国内战火连绵,以致于太多的孩子都成了孤儿,他们流落街头,乞讨,偷窃,打架斗殴。马卡连柯觉得这不是孩子们的错。于是,把荒凉的农场改建成少年违法者工学团,自己担任工学团主任,从此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整整操劳了十六年。

    十六年里,马卡连柯相信爱的力量,相信尊重的力量,相信信任的力量,不体罚,不恐吓,不开除,量身躬行,前后共把三千多名问题学生改造成了工程师、教师、医生和科学家,其中不乏英雄和模范。

    据说,这个伟大的教育革新家和实践家在改造问题学生时只注重落实两件事:一是构建好的集体,他觉得即使是最好的孩子,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变成一群小野兽;二是给予每个孩子一份希望,认为得培养人就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

    就这样,马卡连柯坚持十六年如一日,用最朴素的行动,用最真诚的爱,唤醒了三千多名问题少年对明天的希望,对生命的希望。

    第斯多惠曾经教导老师们,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而不在于传授知识。斯宾塞在《教育论》中也倡导,要记住自己管教的目的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

    倘若你无法唤醒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纵使有再多的付出又有何益?!纵使学生接受了你的知识灌输,他又能走多远?!

    自治

    03

    曾经听梁晓声讲述一个友人真实的故事,友人在少年时,被同学视为“逃学鬼”,因为他确实经常逃学,逃学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大多都是因为贫穷惹的祸,因为贫穷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包,因为贫穷,穿的都是打满补丁的衣服。少年的心敏感而脆弱,总觉得很多时候大家无意的某句话、某个眼神或某个举动,都像在嘲笑他一样,以致于一颗自尊心时常受伤,逃学也就成了他的躲避之道。

    一次作文课,他写了自己的心愿,特别羡慕同学们能有新鞋子穿,渴望拥有一双新鞋子。没想到,老师评讲作文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批评他竟然羡慕别人穿新鞋子,指责他暴露了思想问题。

    一片肃静中,少年低下了头,他看到了自己从破鞋子里戳出来的肮脏的大脚趾,心中波涛翻滚。老师的话让他反感,他开始仇视老师,仇视同学,仇视学校,于是,他决定永远的逃学。

    然,当他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怀揣心事游逛时,少年遇见了学校里的少先队辅导员刘老师,刘老师正与自己的新婚妻子散步,但他一眼认出了这个曾在小记者协会里的少年,更看出了少年游逛的端倪。少年尴尬地急于逃走,但刘老师大步上前牵住了他的手,请求他一起逛公园去。少年挣脱不了老师的手,就顺从了,为了奖励他陪他们逛公园,老师为他买了一支奶油冰棒。吃冰棒时,刘老师提起了少年曾写过的两篇很不错的报道。少年低下头,差点哭了出来,已经很久了,他不曾听到被别人赞扬的话了。

    吃完冰棒,刘老师对少年说:“老师很想知道喇叭花是花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少年虽困惑,但还是跑过去,仔细看着,他告诉老师:喇叭花的骨朵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老师夸他观察认真,并告诉他喇叭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花瓣儿越多的花儿,骨朵越大,一瓣包一瓣,一层包一层,只因它们仅有一次绽放的机会,所以开放的过程很紧张。人就不同了,人太幸运,一生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一联系到人,少年就听出教诲来了,但好像并不反感,因为刘老师告诉他,自己从小因为家贫,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是一边放猪一边自学的……这样的教诲是他从没有听到过的。

    接着刘老师对少年说,周一想去他的班级里讲一讲怎样写好作文……

    没等老师说完,少年低语:从此以后,我决定不上学了。

    刘老师请求着少年:“能不能为老师再上一天学?这两天你在家帮老师写一篇关于喇叭花的作文,老师需要有一篇作文分析、点评。你就为我再上一天学,好吗?这两天你可以在家写作文,如果有人问你怎么没上学,你就说,在家写作文是老师给的一个重要任务。”

    少年又怎能拒绝这样诚恳的请求。

    诚然,故事的结局,是刘老师彻底改变了少年,少年不仅读完了小学,读完了中学,而且还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古典诗词的大学老师。

    当一个学生亲切感受到来自老师充分尊重和关爱的时候,当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走进学生心田的时候,这些也就开启了学生的心智,开启了他自觉进行自我教育的行动,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04

    思绪漫溯到2006年,全国“新语文”“新走向”教研活动在南京举行,有幸听了钱梦龙老师的课,当时钱老已经80岁了,但看不出丝毫的龙钟老态,人,精神抖擞;课,精彩纷呈。就这样的一个语文界特级大佬,读小学时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顽皮贪玩,不爱学习,旷课、逃学是家常便饭,以致小学五年共计“创造”了三次留级的“辉煌记录”。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以致于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完全失去了上进的信心。父亲忙于经商,没有时间管理,母亲不识字,没有能力管理,老师早已对其失去耐心,懒得再管理,就这样,宛若一匹没有缰绳的小马驹,在“差生”的轨道上愈滑愈远,使自己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家伙。

    但钱梦龙终究是幸运的,他在五年级留级后遇到了他的“马卡连柯”——武钟英,这是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男教师,教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

    开学的第一天,他把钱梦龙叫到办公室,没有任何说教,更没有任何批评,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四角号码的《王云五小字典》对钱梦龙说:“以前的老师和同学都说你笨,你是不是也想知道自己到底笨不笨?这种四角号码查字法是比较难学的,现在我教你,如果你能学会,就可以证明你不笨。要不要试一试?”

    这一举动瞬间勾起了钱梦龙对查字法的好奇,于是当场应老师要求背出口诀,跟老师学找一个字的四个角和附角,很快就学会了。接着,武老师又写出几个字让查,也很快就查出来了。武老师表现得很兴奋、赞赏,他把一双温暖的大手按在钱梦龙的肩上,说出了一个令钱梦龙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论:“钱梦龙不笨!”

    从此,给钱梦龙一个光荣的任务:自备一本《王云五小字典》,每教一篇新课文,由钱梦龙把课文里的生字新词读音、释义查出来抄写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这件事,给予钱梦龙莫大的信心,连旷课、逃学的毛病也渐渐地“不药而愈”了。尤其,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武老师在毕业证书和成绩报告单上的第一句话深深震撼着钱梦龙,让多年来“聪明面孔笨肚肠”的恶评投在其心灵上阴影终于消散了,那句话是:“该生天资聪颖”!

    多年以后,武老师的唤醒、鼓励和赞赏犹如一杆高高的标尺耸立在钱梦龙老师的心中,正是这样的标尺一点点把他引到中国语文界泰斗的位置。

    05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是教育人李希贵对教育的追求。他说,教育,就是一腔真爱,一腔宽容,如此而已。

    谈及他的少年时代,他最为怀念五年级时,他说,那是他最“辉煌”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他所有的作业本和考试卷上,竟然见不到一个红“X”号。究其原因,并不是作业没有错误,而是遇到了一位挺特别的老师。这位老师对作业的批改很独特,只要遇到错误,就把学生叫到跟前,不告诉你为什么错,而是让你思考,直到把题目做正确,然后他在作业上打一个大大的“√”号。

    五年级毕业的时候,李希贵的语文和算术成绩,全学区第一,他说,这要归功于那位从来不打“X”号的老师。

    我想,这大大的“√”号式批改作业,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思考,更是深深的鼓励和赞赏。

    06

    在应试的泥淖里扑腾久了,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老师的权威凌驾于学生的尊严之上,就像有时可以随意对学生的呵斥,就像有时可以任性地拖学生的堂,就像面对问题学生时,那些“气急”与“败坏”。

    圣埃克絮佩里笔下的小王子,走过了很多星球,见过了形形色色的大人,最后总结出一个结论:大人们都是一副德行,大人们就是这样不可理喻……我们做孩子的要原谅他们才是。

    也许需要原谅的真该是我们。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这样,我们也许就可以像以上老师那样,去点燃孩子心中那些“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了。

    不管怎样,为师的路上,着实需要修行,需要善待,慢慢成长不是罪过,不求做他们生命中的“马卡连柯”,但绝不再做学生精神与心灵的纳粹者,以“爱和尊重的名义向学生让步”,让彼此都葆有一个真正良性的生命状态。

    鼓励一下

    抚平心灵的钩子,校园越发寂静了,打开手机,看到王君老师发来的链接: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微课大赛获奖结果权威发布,输入名字,着实有点惊喜,参赛的两个作品竟都获了一等奖。

    上帝的磨盘转动的很慢,但他会记下所有人的努力。

    梁实秋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至于那些无力改变的,就妥协吧,甚至,握手言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爱和尊重的名义让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xg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