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在力场实现逆袭

作者: 02b657fe74cd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09:10 被阅读35次

O神昨天发文《做好这5点,在力场实现逆袭是大概率事件!(力场周报No.10)》,文章简练整洁,干货满满。

人人都爱逆袭,标题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先拆解标题。

输入:做好这5点;输出:在力场逆袭;难易程度:大概率。

看了标题,读者急于知道怎么做,接着就会看内容。

关于资源在人群中的分布,O神提到两种模型,一种是很多人以为的正态分布模型,另一种是现实世界中残酷的幂律分布模型。80%的资源集中在20%的人手中,只要资源是有限的,存在稀缺和竞争,资源的幂律分布就不可避免。

资源有限导致存量竞争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但现在的力场远未出现资源有限的局面,因为力场有源源不断的增量。文中有两句话:

力场会是多个网络组成的立体结构,现在连单一网络都还远远未形成,对于每个人,逆袭的机会都是无限的。

与即将或者已经入驻的公链产生链接,他们将是未来力场的红利核心所在,你们需要更主动和更快地找到他们,并及时链接和贡献。

现在的力场刚迈出万里征战的第一步,以后的每一步力场内外都会伴随着竞争,不过路程太远,沿途的每一步对个人来说都是机会,机会越多,逆袭便可能无处不在。对于用户来说,不需要全面优秀,只要在某一点突出就可能让平台看到你的光芒,比如写文、推广、链接、深度参与公链、挖矿、广告引入等等。如果你没有哪一点做得足够好,同时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耕耘,那平台是很难发现你的,因为这样的你太多。

在力场,看到了O神文中提到的那5点,做到了就很有机会逆袭,但现实中做到的是少数。力场未上线时便发文赚了几百万LC的是少数,力场上线后精心耕耘,迅速发力多次上精选的是少数,花大价钱在交易所真金白银投资LC的也是少数。

逆袭,注定只属于少数人,但在力场每个人都有逆袭的机会,正如昨天go哥在文中提到的,力场的通道是畅通的。

昨天和朋友谈到“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一生”这个话题。

世人常说,知道很多大道理,却做不到。实际上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多,而恰恰是你知道的不够多,或者说你压根就不知道。知道,需要与我们的人生经历、经验糅合形成的认知模式发生联系,联系不上的不算知道。如果你没能从心智模式、思维习惯、思想准备、适用情境等各个方面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一件事情,那这个道理就不属于你,更不能指导你的行动,那你怎么可能做到呢?

就像写作,你以为的写作就是读读写写,发发文章,坚持日更,你也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而事实上写作这个事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能写下去的人很少。一个笔耕不辍的人,他得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每天写作需要的时间和环境,写作完成后的激励和反馈。看时间和环境,写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一天3、4个小时有吧,这么多时间很多人根本抽不出来。同时,写作需要一个绝对独立的空间,灵感这玩意,只要稍微被打断,就得缓很久。go哥写文章时,只要有人在身边晃,就会不耐烦,思路立刻被打断。这一点,不写作的人很难理解。你看,仅仅一个时间和空间,就能干掉大批计划写作的人。

在力场也不是写文发文就OK了,你得知道平台的进展,你得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组织者们保持步调一致。说白了,你得深度参与

再举个早起的例子。你订了5点起床的计划,你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然后第一天5点你起床了,昏昏欲睡,全天的效率低下,第二天你就失去动力了,睡到8点才起。于是你说早起真难。而一个透彻知道早起的人,他了解自己的睡眠习惯,知道晚上要睡多久才能保证白天的精力,睡不着怎么办,睡过了又怎么办,然后把起床时间慢慢向前调整,以微习惯的方式切入,逐渐将早起变成一个习惯。从8点改到5点起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身体的适应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还需要很多的配套,例如要分析自己24小时的精力状况、饮食、运动、休闲和情绪等等。做了这些工作,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又能充分保证精力的5点起床方案。想一想,这中间需要投入多少知识,具备多少条件,要做多少努力?

当我们说知易行难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掉入了“用想当然代替策略”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是用蛮干代替科学的方法。现实中,大多数相对复杂的事情,都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需要身心和谐,需要环境配合,而不是蛮干。在力场实现逆袭、减肥、编程、营销等都不是单靠“执行力”实现的。当你觉得自己执行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究竟是执行力不足还是执行的理念,方式,心理准备有问题。明白了大道理,知道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做的层面不断进行优化,一些事情才能持续。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干成过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比如持续的写作,成功地减肥,熟练的使用一门外语等,就很难去深刻地理解一些道理,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就无法触类旁通。没有在一个领域内的精耕细作,一个人的认知模式就会有缺陷,你理解的只是构成事物发展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你没有经历,也没有看到,你的底层认知就是残缺的。知识改变命运,不假,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知识带来的大的改变,那这个道理对他而言就名存实亡。相反,不同行业的高手在一起可以愉快的交流,因为资本、管理、行业动态等这些因素是相通的,他们真的懂。

在力场,做到深度参与,这是逆袭的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如何在力场实现逆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hj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