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大雨磅礴,我不能跑步,只能静静地倾听这“沙沙沙”的春雨声。
看来,第一场大的春雨拉开了上天慈悲大度的序幕。大地复苏,万物需要泥土最充足、最利于植物生发、生养的供养,这供养便是来自贵如油的雨水。
上天赐予大地如此浩荡的恩惠,我且安心居家阅读简文吧。
悠然安静的我便开始读起了蒋坤元老师的文《真爱》。当我看到他写到了刘放老师时,我一边读一边回忆刘放老师曾经写过的那篇《怀念一双袜子》……
如果刘放老师真的能以晴谷的视角给蒋老师写一本书,应该会有很正能量的反响。
何况,他胸有成竹,连“写六万多字”都想好了,就等宁静低调的晴谷同意……
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认识蒋坤元时的那双棉袜子。这袜子像不像包藏一粒大米的稻谷壳呢?……这只配喂猪的米糠,其实是大米的一层天然保护袜子啊!
有这么一双有形无形的袜子,我们就能呵护自己的尊严和心灵。远方的故乡,认识和不认识的父老乡亲,你们如今人人都要袜子穿了吧?
蒋坤元写的一篇生活小品,标题叫《我给儿子取大名》。我(刘放老师)还记得他给儿子取的名字叫晴谷,寓意是阳光下收获。当然是不错的名字,有个性,有寓意,音韵也挺美,朗朗上口。
以上文字均摘抄于《怀念一双袜子》。
因为只等那不愿抛头露面的晴谷同意,刘放老师便开始着手写书了,我有点小兴奋,便留言如下:
“晴谷那么慈悲,有爱心,又那么深明大义,想起他经常于周末为寺院的老人上《了凡四训讲法》课,相信修德修福的晴谷会同意的。”
′这样的机会绝无仅有,千年等一回啊!’‘这绝对不是个人张扬,而是弘扬好的家风,弘扬好的传统文化’ (蒋坤元老师的原话)
“这样的机会”是指刘放老师要为蒋老师写一本书的机会。
在书纸里,我早已读过刘放老师写的那篇《怀念一双袜子》,记忆犹新。
可我还想试图于简书里找来重温一下,竟然真有那一篇文章——蒋坤元老师的更文2018.02.16《刘放:怀念一双袜子》。
于是,带着我的小确幸,一读再读这篇5661字的叙事散文,总嫌读不够;总嫌没读透。
越读越确信,若真的由刘放老师为蒋老师写一本书,那应是很有看头,将会掀起一番“蒋氏”雄风弥香大地。
读刘放老师的文章,第一感觉就是,他的文字情感饱满,真挚自然,能够让读者很快地融入到文字里去。
第二感觉就是前面我说过的,看了还想看的那种放不下的感觉。
其文络清晰流畅,自然不在话下,难得的是,他的文思细腻如织,丝丝入扣;天衣无缝;这扎实的文学素养令人仰慕叹服。
刘放老师由一双袜子勾起往事的回忆,他犹如老友重逢话旧,娓娓道来,前呼后应,很有感染力,不多一分,我也舍不得漏看半分。
文中尽显蒋老师坦诚、淳厚、谦恭及勤勉的真性情的人格魅力。他的勤奋诚恳、锲而不舍的憨憨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很有好的教益。
此文,我每次读来都感觉弥新,每次回味都依然弥香。
得空,我还要拜读刘放老师的其它文章。相信刘放老师的文笔功底,以及他对蒋老师的深懂。他一定会从蒋老师的璀璨人生中挖掘处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拭目以待!
期待刘放老师于2021年里,如愿写出心仪的那本书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