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赵高

作者: 清言简宇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19:48 被阅读0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第五次巡游时病发死在路上。按照皇位继承的规定,本应由秦始皇的大儿子公子扶苏即位。但扶苏年长且颇有头脑,时任中车辅令的宦官赵高想独揽大权,担心扶苏即位后自己无法控制,于是打算拥立年幼的胡亥即位。他威胁丞相李斯秘不发丧,并伪造诏书,赐死了扶苏,立胡亥为太子,之后再宣布秦皇死讯,让胡亥即位。赵高拥立有功,当上了郎中令。公元前208年,他又设计构陷害死了李斯,自己当上了丞相,权倾朝野,军国事务全由他一人说了算。然而赵高并不满足,此时已经有了谋反篡位之心,又担心群臣不附逆,所以他想了个办法,这就是“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的典故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为: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赵高想要犯上作乱,担心群臣不听(命于他),于是首先安排试验一下。(一天,赵高)牵着一头鹿献给秦二世(胡亥),说“这是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说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赵高)就问群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群臣中有的默不作声,有的说是马来讨好顺从赵高。而那些坚持说是鹿的人,赵高就暗中用律法的名义陷害杀掉这些大臣。之后群臣都害怕赵高。

在这个典故中,由秦二世的那句“谓鹿为马”,衍生出成语“指鹿为马”,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通过“指鹿为马”的花招,赵高这个“阉人”检验了群臣的态度,并铲除了异己,使其大权独揽,为自己夺权铺平了道路。后来他又迫使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将秦朝的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赵高紧锣密鼓加紧篡位的时候,不料却被自己拥立的秦王子婴设计杀掉,并夷三族,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高本是一介宦官,却凭借拥立秦二世即位而成为其亲信,扶摇直上,并通过构陷李斯和“指鹿为马”的伎俩,使其成为秦朝真正的“当权者”。但是,他的飞黄腾达,却伴随着中国首个大一统的帝国的陨落。有人说,赵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权欲熏天,结党营私,倒行逆施,导致天下揭竿而起。但是,也有人说赵高之所以毁灭秦朝,是因为他是赵国人,且是赵国的宗室。他的亲属在秦始皇发动的灭六国的战争中全部被白起坑杀,于是他发誓报仇,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才有了“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孰是孰非,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从辨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秦帝国在“指鹿为马”的故事中开始坍塌。

影视剧照中的赵高(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赵高——指鹿为马

    赵高,本来是个宦官,后被秦始皇任命为中书府令,顺便教胡亥处理各类狱情。时间一长,胡亥和赵高的关系越来越好。 有一次...

  • 指鹿为马的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一心想独揽大权,又担心群臣不服,于是决定先行试探。赵高献一头鹿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这...

  • 指鹿为马的赵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第五次巡游时病发死在路上。按照皇位继承的规定,本应由秦始皇的大儿子公子扶苏即位。但扶苏年...

  • 听话和忠诚

    【1】赵高很听话,却要了秦的江山 这里的赵高,别无二人,就是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 按照历史的维度,定位到今天,赵高...

  • 指鹿为马——赵高的阳谋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

  •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专权, 指着鹿硬说是马,而群臣附和的故事。 【指鹿为马典故出处】 司马迁...

  •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头已毁二世

    《中国古代经典对话》之六 6)李斯与赵高 “指鹿为马”的赵高是聪明的,为了仇恨,挥刀自宫;为了自保,无所不用其极,...

  • 北思身心04指鹿为马与何谓真实

    1、指鹿为马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国古代的故事,叫做指鹿为马。 赵高牵了一匹鹿走到朝廷里面去,跟皇帝说这就是一匹马。...

  • 名声不好但是能力不小的宦官,赵高

    指鹿为马,是秦朝时期的宦官,赵高所发明的成语,比喻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赵高也借助这件事来排除异己,巩固了自己在秦朝...

  • 我也想有「指鹿为马」的能力

    指鹿为马一词,挺多人知道的,讲的是赵高的故事,比喻的是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秦朝二世,宰相赵高独掌朝政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指鹿为马的赵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nq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