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济学(24):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

作者: 张明_专注理论经济学研究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10:30 被阅读0次

    全书PDF下载:https://pan.baidu.com/s/1VfHsY6R0D7BgH7y_O8jr4g

     |张明 著|

    二十四、资本品与租金

    以上,我们就一特例——粮食与种子的关系进行了资本品的分析,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头年将节约出的粮食作为资本品,投入到生产中去,而来年以同等数量粮食所摄入的净负熵数量,比之头年就消费这些数量粮食所获得的净负熵数量要少。为了补偿,来年必须要求获得更多的粮食。这个就是资本品为什么要有收益的根本原因。

    以上是就一个特例得到结论,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只要把上述的粮食产品换成其他任何产品,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以上是就一个假定的鲁滨逊得到的结论。实质上,有无这个假定的鲁滨逊,结论也一样。我们可以把这个假定的鲁滨逊认定是鲁滨逊,或者是孙彬禄,或者鲁滨逊和孙彬禄的共同,以及其他任何人,结论都一样。

    总之,自然形态的等量产品,于现在消费和将来消费相比,其内在的负熵并不等值。且总是现在消费获得的净负熵数量大于将来消费时,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从前,经济学家将资本品产生租金的原因,或者归结为因时间差而产生,称之为资本的时间增殖。也有人认为是因不愉快的“节欲”或者“等待”而得到一种补偿报酬。从现在的分析看,这两者说法均没有直指灵根,没有找出终级原因。资本品的使用必须以租金回报的终极原因既不能归于时间因素,也不能归于心理因素,而是一种人与物的自然关联作用,它的存在是像牛顿所描述的力学三定律一样,是一种纯自然的客观规律。

    我们再看,孙彬禄年年岁岁,千里迢迢,高船大橹,乘风破浪,在鸟语花香的春天时,从鲁滨逊处借来种子,于金果硕实的秋天时,连本带利送回更多的粮食。

    诚信服人,某一年,鲁滨逊嘱孙彬禄不必每年费力费劲,用船载多量的粮食来回奔波,只要每年付给他增多的粮食数量,作为他用种子向孙彬禄投资的报酬收益。从此之后,孙彬禄每年只在秋天向鲁滨逊付上一部分的粮食,数量恰为鲁滨逊先期借给种子数量的r倍。r一般为一个小于1的比例数。

    这样,鲁滨逊的一笔一次性的粮食投入,换回了他年年岁岁的不断回报。这也就是说,一个目前应当消费粮食的节约或者减少,可以换回来一笔永久性的粮食收入。这种被他人使用资本品,因所有权的缘故,每单位时间可获得的报酬,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租金。如果用货币投资来表示,就是利息了。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鲁滨逊当年的一次一笔性的投入,从而换取了年年岁岁的利息收入。但当他需要的时候,又如何从流量形式的利息收入变换成一次性的回报,以便他进行现时的消费?

    一个永久性的流量收入,把每年的流量收入相加,它之和必然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大数,但用复利公式可以将之变成一个当年一次性收入,那么复利之和是否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大数?

    不会的!我们都知道,如果k为小于1的数,那么,下列的几何级数必然收敛。且有着一个确定的和值。

    如已知,一年后粮食与当年前粮食的比值是106%。于是就得到了将来的流量收入6000kg相当于当年的一次性收入是:

    6000+6000×(100/106)+6000×(100/106)^2+…

    =6000×[1+(100/106)+(100/106)^2+…]

    =6000×[1/(1-100/106)]

    =6000×(106/6)

    =106000=6000+100000

    前面的6000kg是今年粮食的流量收入,而后面的100000kg是将来所有年份的流量收入折合成今年的一次性粮食收入。

    至此,我们应该彻底明白消费品在时间“隧道”中如何得以保值的机理了。不用说,原来认为把不容易变质的物质放置着就可以保值的想法是幼稚了。

    从负熵角度看保值,消费品必须先变成资本品,形成劳动手段,经过生产,变多后产品中内蕴的负熵起码得与原来提供的消费品一样多才算保值。而增多部分可用利息作为报酬付给资本提供者,并在需要的时候,资本提供者可用复利计算的方式,把永久性的流量回报兑现成一次性的当前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兑现方还有一个承接方,承接方将得到将来永久性的流量回报。这样的不断接力,可以让图8所示的人们以“终生”为周期来制定他们的收入与支出计划得以可行,当然回报的流量利息永续也就意味着已经投入的资本永续。

    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手段——由人的生存特点所决定的——劳动手段在人类的整个存续期间,都将永恒存在的,随之的就是从极早年间开始,并在其后所有年间,被人们“挤压”的消费而形成的资本,会一直延续至今,并将永远地延续下去。虽然人们总有世代替代,但利息流量的“列车”永远在“时光隧道”中奔腾,时不时地让人们把“挤压”的消费品送上车,又时不时地让人们把等负熵的消费品运下车,所以资本品的所有权也在世代之间替换。

    最后还有一项需要考虑的就是消费。消费是人类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手段,但它的大小和规模仅仅取决于劳动手段向自然索取的能力。消费是被动性的,“有多大的马拉多重的车”,劳动手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决定了人类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消费规模。

    作者联系方式:

    QQ:1103797371

    微信:zhangming1954

    电子邮箱:zhangming1954@163.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构经济学(24):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qs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