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教育婚姻育儿
“主课”和“副课”!让学校教育价值最大化(上)

“主课”和“副课”!让学校教育价值最大化(上)

作者: 林深见鹿2016 | 来源:发表于2016-08-19 12:09 被阅读815次
    “主课”和“副课”!让学校教育价值最大化(上)

    本文是“培养孩子的学科智力”系列的第1篇文章。是个人公众号原创的第28篇文章。

    首先承认此文有“标题党”的嫌疑,但作为一名上了8年“副课中的副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且在可见的未来还将继续上下去的作者,我保证此文“干货”满满,“看了不吃亏、读了不上当”。

    1、​ 主课、副课的划分,是理性的选择,但不是最理性的选择。

    先爆个料,你们可知道我原来是一个主课老师呢?从主课老师转型成“超级副课”的老师,虽然是自愿的,虽然是心理老师,被边缘化和无视的感觉还是挺“酸涩”的。对主课老师们是“羡慕嫉妒恨”,对家长们是“一声叹息”:哼,这么功利,分主课、副课,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哪里仅仅是考试科目能涵盖的呢?

    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困惑矛盾的问题。

    当代的父母和上一代父母相比,文化水平更高,加上网络的、特别是手机的普及,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类教育理念。艺体培训、情商培训、财商培训、拓展培训……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的非文化课类培训,才会那么红火。同时,文化课的补习也依然火热,而且有越来越火热的趋势。这种现状反映了父母的期待和焦虑: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加大,时间分配上出现冲突,大多数父母会选择减少或中断非文化课的培训,把时间花在考试科目上,也就是“主课”上来。

    在一个我国年出版物达到19.8万种(2014年数据),一年出版的书比牛顿生活的年代所出版的所有的书都多的年代;一个量子卫星上天、基因密码被破译的年代,一个明星离婚事件都会成为法律、情感、道德、人性知识科普的时代……知识和技能的选择无限丰富的情况下,选择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因此根据升学考试的需要,把学习内容分为学校要考的,和学校不考的;再把学校要考的,分为升学考试要考的,和升学考试不考的,据此来分配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这种区分是一种“功利化的划分”,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但我们普通人“不功利、不考上好大学”拿什么和富二代拼呢?

    不拼背景,拼高考成绩,这其实是一种很积极和现实的态度。所以是把学校科目划分为“主课”与“副课”,是父母和老师的理性选择。但这并不是最理性的选择!

                                 2、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自己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理性是寻求有效方法去达到目的的行为”。

    要想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理性,首先要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我们以前、现在和未来又是为什么要学习?这是学习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最简单直接的回答是:让孩子考个好大学。

    为什么要“让孩子考个好大学”呢?毕业能找个好工作。

    为什么“毕业要找个好工作”呢?因为工资高啊、因为可以找到好对象啊、因为稳定啊、因为社会地位高啊、因为工作环境好啊……

    那我们现在工作了,又为什么要学习呢(这个学习是广义的,包括学做饭、学交友、学开车、学跳舞、学打麻将、学习新知识等等)?因为工作需要啊、因为没人做饭啊、因为想多交朋友啊、因为有车方便啊、因为娱乐需要啊……

    所有的原因,归结为一句话“因为想生活的更好,因为想生活的幸福”,是这样吗?

    我们的生活,有三个层次:活着,活的好,活的幸福。

    马斯洛提出人的五重需要理论。

    活着,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这是一种功能性的生活状态,在这个状态人和动物并没有太大区别,身体的各部分功能能够顺利运转,仅此而已。

    活的好,在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后,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状态,这是一种被人认可的感觉。在这个状态,人和人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感情链接,得到了主流社会的承认。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一个相对体面的工作、一个较为和谐的伴侣、一群互相支持的家人和朋友。活的幸福,在满足生存、安全、归属感的需要之后,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活的好不好,可能更多的是他人、社会的评价,活的幸福不幸福,更多的是个体主观的感受。作为普通人,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比如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有一个充满乐趣的家庭,或者有一群志同道全的朋友,也会觉得很幸福。一个大家眼里应该非常幸福的人,有钱、有地位、有家庭,也可能感觉到不幸福。所谓“在宝马里哭”  和“在自行车上笑”,谁比谁幸福呢?

    我们所期待的孩子的生活,  我们所期待的自己的生活,永远都不会只“活着”,而是追求“活的好”,最好是“活得幸福”。要想“活得幸福”,就要有“活得幸福”的能力,获得这些能力,正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明天我们说一说,“活得幸福”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如何在“主课”、“副课”获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就请点赞吧。如果你很喜欢这篇文章,就转发给更多人看吧。你的点赞和转发是我每天原创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主课”和“副课”!让学校教育价值最大化(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sb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