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 柴静 著
文/那年梧桐花雨
初识柴静,是高中时看到她的一个演讲视频,语言朴素,却字字温情有力量。
我能强烈的感受到她内心的善良在跳动!那时我才认识,新闻人。
新闻人就该是这样的!
终于有人味儿了
“我不去。”在受邀去中央电视台工作时柴静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抵触”到了解人,认识人,发现自己,她在较劲的追求一些真的美和恶。
看见他们的生活,就是看见我们
柴静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选择那些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多年间,她忙碌奔走在人间,不管是重大事件还是那些鲜为人知的事,揭示真相,看见我们。
我不怕它,我憎恨它
经历过非典,才知道它给人类带了的恐慌有多大。柴静就像一匹拉不住的野马奔进死亡的战场去探寻背后的秘密,她身上的果敢和勇气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采访因家庭暴力而杀死丈夫的女囚,我也看得撕心裂肺,是在多么痛苦的家庭和遭遇里会把人逼到捅丈夫二十七刀。
许多事,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柴静去观察“两会”,面对这样的节目任务很多时候都已经“思维定式”,但她依然较真不走寻常路,有的想法脱离了世俗,我们能做的只有相信,相信了,才有存在的可能。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原来新闻的背后居然有这么多的心酸史,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个镜头,新闻人却要花费很多天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人的内心在不断磨砺过后才得以呈现。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讲,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永远不要失去对世界探究的心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却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触动心灵、引人深思,看见了,才会关注,最后做出改变。
看见柴静
阅读书,犹如阅读人,可以与她的灵魂在进行穿越时空的交流。我看见了外表纯净,声音轻柔,内心却无比坚韧和较劲的柴静。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这本书,被我划横线的第一句话。我们总是容易在途中迷失或留恋,迷茫的时候问问心,你为什么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