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夜读苏霍姆林斯基(二):要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

夜读苏霍姆林斯基(二):要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

作者: 星城罗建新 | 来源:发表于2022-07-19 21:46 被阅读0次

    要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认真思考他们的表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注意他们怎样对待父母和老师,这样你就会发现,孩子在本质上具有向你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但是,你必须懂得:只有你任何时候都不请求或要求任何人来管束和制服孩子,他才会对你真诚地敞开心灵。例如,要是你希望学生的父母来迫使他表现得好,而且学生知道你有这种希望,或者你甚至故意让他明白你有这种希望,那么,就像俗话说的,全吹了:不仅谈不上自我教育,而且你班上连正常的秩序也都难以维持。找家长是需要的,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绝对不能使儿童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在把他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变成一一种吓人的东西,使他把一一个人看成骇人的怪物,这在教育工作中是根本不许可的。应教育孩子热爱父母和教师,而不是惧怕他们。要使他的确有自己喜爱的人。儿童发自内心的喜爱能消除他的不安和惶惑,给他安慰和帮助他确立自信心的人,能保护他的感情首先是自尊心,因为儿童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对轻率粗暴的触犯非常敏感。

    我觉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受学生爱戴,怎么能指望学生对他信任、坦白和诚实那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

    我还想提一条建议: 不要不理睬学生 的抱怨话。不要认为他们的所有抱怨话都是说人坏话,也不要像我认识的一位教师所器欢说的那样,把所有说抱怨话的小朋友都看成“好哭的告密者。因为事实并非如此。要善于倾听抱怨话。一般说来,善于听学生们说话,是一种了不起的教育艺术。没有这种艺术,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

    你要使学生乐意接近你,并向你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你要懂得,必须温柔而极谨慎地接触儿童的心灵;只有温柔与谨慎才能使你通过与孩子交谈启发他进行自我教育。请记住,如果学校里气氛好,大家相互信任,那么,学生一旦心情不好,无法搞清楚自己心里的问题,不懂得道理在哪里和应该做什么,他就会来找你的。请注意,从学生激动的诉说中,你可能听不出这类问题,但你必须善于听出言外之意。要保守别人信任你而向你透露的秘密,这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规则,它关系到教育和自我教育两个方面。要懂得,别人在向你敞开心扉时,可能说出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你可能得知不体面的行为,听到关于学生之间看来立即需要成年人加以干预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有耐心,要善于用理智克制一时的情绪冲动,同时又要使自己的明智思想充满火热的感情。与一个对你说出心里话的学生谈话的结果,绝不应立即就实行惩罚一这一点要记牢。要懂得,在集体面前抖落青少年的隐私和心事,是一种最严重地刺伤青少年心灵的惩罚。

    我再说一遍,一个学生如果遭到了不幸、痛苦、伤心事,受到了委屈、不公平,或者心里惶惑、不知所措,是很愿意向他所尊敬、爱戴和信赖的人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凡是诚实而纯朴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很局促拘谨的。因此,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设法单独和他在一起,从无数的词汇中找到唯一合适的说法,做到细致、聪明、有分寸地诱导他向你吐露心声。

    要是一个学生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后情况如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怎样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

    说句俗话,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受教育者向他爱戴的教育者敞开自己的心灵,是一个彼此促使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当一个人用语言表露自己心灵的创伤时,他首先是在使自已的感情变得纯洁:原始的感情被更加细腻的、高尚的感情所代替。正如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他在控制自己。这正是一种微妙的动力,促使他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同老师信任地交谈,能使人感到轻松、心情好转。与人共享欢乐,则欢乐增加一倍;与人分担痛苦,则痛苦减少一半。一个人敞开了自己的心灵,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情绪,能够教育自己。

    每当想到我们许多学校里还有一些学生的痛苦,没得到别人的分担,我就感到难过。痛苦折磨人的心,使人的灵魂变得空虚。我看到愁眉苦脸、落落寡合的少年时,心里就打颤。对学生来说,最可怕的痛苦是自卑感:别人功课好,而我什么也不行,我是一个不走运的人,我的命运就是这样....这种痛苦日积月累,沉重地压在心头,无情地束缚着灵魂。他想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但又怕羞,难以开口。他在家里沉默寡言,在学校里也默不作声。年轻的朋友!你要仔细观察这样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这个承担不了的重负。为此,首先要使他们高兴:要让他们看得见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产生自豪感....

    如果你与学生交了朋友,你们能够相互信任,你从来没有做过对他不好的事,没有给他带来痛苦或难过,那么,你在道义上就有权指导他进行自我教育,而你的教导就会被看作是生活经验所产生的智慧。

    自我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个条件,形象地说,存在于教师的意志和受教育者的意志之间,好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连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条件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懂得并体验到:自己今天比昨天有长进,人类的美德正在进人他的心灵。这种进人,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本人,取决于他自己的意志。自我尊重、体验到自尊心,是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的美好伴侣。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去,接受得快。如果学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对你的教导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

    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怎么培养?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摘掉一朵玫瑰花时,不可抖掉那颤动欲坠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容许采用粗鲁的、“强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我想把自尊心称为儿童的知识修养。这是心灵上的软弱性,它随着思想、动机和意图的纯洁性而增长。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学校中最有意思、值得十分重视、但可惜又很少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指的是儿童的脑力劳动,更确切地说,是这种劳动在感情领域中的反映,也就是理智感。自尊心产生于明快的理智感,产生于认识所带来的快乐。儿童知识修养的源泉,就在于这种明快的理智感之中。如果学习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进行的,学生就会变得对自己漠不关心、毫不在乎,那就谈不上什么自我教育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任务,是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感之火,不使它熄灭,因为,一旦熄灭后再要点燃是很困难的。

    总之,学生能尊重自己,珍惜你对他的每一一句评语,就是播种自我教育种子的土地已经翻耕好了。这时,你可以教他怎样进行自我教育,你的教导是不会落空的。

    自我教育有道德、劳动、学习和体育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自我教育的全部过程是头脑和心灵的复杂活动的统-,是感情和信念的统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苏霍姆林斯基(二):要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ss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