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哲思想法
第六章 寻道之初尝法味

第六章 寻道之初尝法味

作者: 冠淳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08:26 被阅读15次
第六章 寻道之初尝法味

大学毕业以后,我和佛学慢慢接触得少了。工作、家庭、亲人这些生活琐事充满了我的生活。直到2008年,我岳母患病,亲人的病痛让我重新想起了佛学这个精神归宿。重新开始接触佛学的我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困惑。我到底要怎么学、怎么修?还像以前那样吃斋念佛吗?不,这条老路我不想再走了。找王老师去参禅?这条道路我比较喜欢,但是当时王老师的打七费用已经达到5万元了,我花不起。于是我找了一条中间道路。加入了曾经听过王老师讲课的人建立的QQ群,叫“参话头”。这个群里大部分人都在潜水,偶尔几个发言的也都是眼高于顶,狂傲得不得了。忽然有一天,群里一个人发了个链接,说泰山禅院的丁老师提供参禅闭关。这个消息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随机上了泰山禅院的网站看。虽然许多内容我并不很理解,但直觉告诉我这是我需要去的地方。我是12月份得到的这个消息,随即就决定过年的时候去泰山闭关参禅。去之前还遇到一些小阻力。原本我和老婆约好带着孩子一起去的,并订好了火车票。可在大年初五的晚上,马上就要准备去火车站之前,家里的老人不愿意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带孩子出去。幸好老婆通情达理,她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让我自己走。就这样,我退掉多余的火车票,独自登上了去泰山的火车。

在禅院见到了丁老师,他矮个儿、光头、其貌不扬,满嘴不太好懂的泰安话,一点儿高人的气质都没有。如果在街上看到他,我估计不会看第二眼。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头,说出来的话是那么打动人心,平实却不深奥,多么复杂的事情经他一说就变得很简单了。当时很不巧,我到的第二天丁老师就有事出门,大约要三天以后才能回来。我的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就和禅院的师兄商量好闭三天方便关。所谓的方便关,就是和真正的闭关不一样,时间短,要求不严格,算是体验一下。因为是方便关,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没有什么追求,只是想体验一下丁老师说的“念与念之间”,看看幻化是怎么回事。至于说见到“本来”,我想都没敢想。

刚进关房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有一股莫名的害怕,不知道是怕黑还是怕这寂静。就赶快给自己宽慰,心说:这是方便关,房门随时可以自己打开,灯也可以随时打开,你怕什么呢?随着房门关闭,在一片漆黑寂静中,我的恐惧,忽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感到些许宁静的甜美。在冷飕飕的关房里,我似乎很享受这种寂静的感觉。清清爽爽,悠悠闲闲。

关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它把生活的喧嚣都隔离开了,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外面漆黑寂静,心里热闹非凡。内心的念头像节日的烟火不断地喷出来。刚开始纷纷杂杂乱作一团,慢慢地就清晰了,能观察到这个念头的内容。但大多时候是跟着念头走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不过对丁老师说的“观察念与念之间”,怎么也观不出来。只好按照以前学过观念头的方法,看着念头,只要知道它了,它就会自动消失。这个方法还是挺不错的,时间不多就感到念头少了。随着念头的减少,眼前的光明出现了。有时候在左边,有时候在右边,好像有个明亮的灯在那里照着,甚至会感到刺眼。刚开始我怀疑是门缝那里透过来的光,但睁开眼睛才发现,门缝虽然有光却很微弱,睁开眼看到的是一片漆黑。心想还是闭上眼睛好,那样就不会感到黑了,这不就和开灯在屋里坐着一样吗?这光明好像有魔力,把内心残留的一丝恐惧都消散掉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间房间里面,面对着一堵金黄色的墙壁。在梦中我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当时一个念头闪过,我为什么不仔细看看梦境中的事物是否非常真实,梦境中的物体的细节之处是否也像生活中的物体一样呢?我就趴在墙上仔细看,感到墙的颗粒细节非常真实,摸起来手感也和真的一样。当时不禁感叹,心能造物,真不虚言啊。

第二天继续观心,念头也不太多。随着念头的减少,眼前似乎会看到一些景物,有山也有大海,很清晰但都时间不长一闪而过。观了一阵子念头,我想既然来了禅院就要按丁老师说的方法,观一观念头之间,否则不是白来了?但是怎么观呢?我就想,念头就像大海上的波浪,浪起来了我们就站在念之上,念落了就回归到大海之中。看到念头起的时候我就看着,等念过了以后就让自己的心也随着沉下去不让它起来。这个办法看来比较管用,随着几次沉浮,我的心好像能沉下去了,时间还能慢慢延长。有时候我会突然感到,怎么突然不呼吸了,怎么呼吸停了。随即又开始呼吸。但是感到停止呼吸的时间很短,不像别人说的那样,是很长时间,似乎连一秒都不到。

第三天一切照旧。到了中午,护关的寇师兄给我送来了一个苹果(这三天原本我说是不吃饭的,只让给送水),他对我说傍晚丁老师就回来了,我可以出关去和他聊聊。我心想也就剩半天了,估计要见到“本来”时间也不够了。于是把苹果吃了,心里对见道的向往放下了。(原来我虽说不认为能见到,但是潜意识里还是非常想见的。)苹果入口,一股清甜渗入心脾,那感觉真是太好了,没吃过那么好的美味。因为放松了,我也就不盘腿打坐,抱着腿靠在墙上。不知不觉我似乎睡着了,反正念头是没有了。但又能感知自己,知道自己头低下了,身子弓成个大虾米,像以前看到老部打坐时睡着的样子一样。好像还听到自己的呼噜声音。慢慢醒过来后,我有一种感觉,好像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脑海中回响着一句话“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过去曾多次读到这句话,但是从内心的认同没有像现在这么真切。有一点我要强调,什么感动、触动、爆炸等等感觉,压根就没有,一点儿也没有。就是一种柔柔的感觉。

醒来后我似乎又有些躁动起来,老盼着护关师兄进门告诉我可以出去了。但是他一直不来,等得我感到过了大半天了,真怕他忘了叫我以至于误了晚上的火车。终于他来了,我打开手机一看,才下午4点。

来到大厅,看见丁老师在沙发上坐着聊天。当时他正和一位年岁大的师兄谈自性。他说那个知,知道有念,知道无念。有念无念它都在。我心里突然一阵悸动,就问:是不是这个知就是本性,它不在有念也不在无念。丁老师很高兴,说“这就是”。当时我也很兴奋,感到眼睛里面都放着光。似乎知道了本性。

晚上坐夜车回家,因为没有买到座位,只能站一夜。不过幸运的是,到济南就有了个座位。当时虽然是半夜,但我好像既不困也不累,困和累其实也存在,但是它们似乎和我没有关系,只是在那里而已,我始终保持着宁静愉快。随手摸出从禅院拿的《六祖坛经》翻翻。发现我竟然都能看懂。以前看过一遍,大多是看六祖成道的故事,看到六祖讲法就看不懂了。现在居然把六祖讲的法都看懂了,好像一点也不难,就像看通俗小说一样。那些道理其实就那么浅显直白地放在那里,只是我过去把它们看得过于高深了。

相关文章

  • 第六章 寻道之初尝法味

    大学毕业以后,我和佛学慢慢接触得少了。工作、家庭、亲人这些生活琐事充满了我的生活。直到2008年,我岳母患病,亲人...

  • 万味

    味,万千世界静品味。 道,琐碎百事尝其道。 ~~题记...

  • 【新韵】西红柿炒面汤

    【西红柿炒面汤】/@周济同学的一道创新菜文/@峡谷听风.杨庆提照片/@周济西柿炒面汤,眼见未曾尝。佳品寻真味,周君...

  • 尝遍百味方寻“真”

    人的一生,长短不可估量,我们领略四季的变换,追寻诗和远方,留下践行的足迹,挥洒泪与汗水,我们怀有雄心壮志,...

  • 体味

    万千百道,皆通源道。 于生活而言,事皆有明理, 错,可明其道。正,可通其理。 吾尝百道,味其百味,体其深理。 源何...

  • 《不了》

    无心 不道相思不道愁, 不尝苦酒难入喉。 不品人间几百味, 不知终了何时休!

  • 挖矿之初尝禁果

    前段时间一个令人非常心动的项目走进了我的视野,只怪当初看名字投项目,硬生生错过了项目的众筹,为了弥补我的过失,选择...

  • 诗●中毒

    此生,做了神农 不为尝百草 万水千山走遍 只为寻一味药 见血封喉,最好……

  • 寻道:五雷掌之初体验

    国庆节假期尾巴处,跟本元养生营的红梅姐一起去吉祥观拜访了韩老师,两年前跟他学习了养生三宝,愧于没有坚持练习...

  • 寻道不见道,修法不为佛

    也许 也许吧 可能会有这样一个 时刻 许是 秋叶红山 许是 青山雲飞 许是 木檐滴雨 许是 黄墙红瓦 许是 香丝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章 寻道之初尝法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tj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