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刚葫芦妈
图片来自网络导读: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所有与孩子相关的产业都备受瞩目,这里也包括孩子教育问题。“孔融让梨”是中国教育孩子的一个典型事例,目的是教育孩子礼让谦逊,可是现在有不少家长也意识到如果孩子不想让那该如何定夺?这里我们就来聊聊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识的联系,更好的回答这类问题。
先来思考第一组小故事,
情景一:小东8岁,假期需要零花钱,爸爸告诉他可以通过给自己家的草坪除草挣取零花钱,并告诉他这是你劳动所得,孩子很开心的去做了。从此这个孩子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和自力更生的道理。
情景二:小南9岁,妈妈读了上则故事,觉得这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办法,所以告诉小南吃完饭必须刷碗挣取自己的零花钱,小南也很高兴。从此这个孩子不论家里什么事情只要让他做,他都会向家长要取报酬,认为这是自己劳动所得。
两个故事看上去是一摸一样的,那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里引出一个很值得深思的观点:忽略内在的教育方式,即便外在形态完全一样也会导致结果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上组故事中,家长是想说劳动可以换取金钱,因为这是你自食其力的结果。但是却忽略了劳动和金钱之间还存在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和给予的感恩。正因为小南家长或者小南本人忽略了感恩的重要,演绎成了孩子仅仅想到的就是我劳动你就必须给我钱。这类孩子等到大了参加工作,不会感激企业给予的平台,他认为自己985完全可以进到这家企业,这是应得的;不会感激领导给予的帮助,他认为自己为领导干了很多杂活,这是应该的;也不会满意自己每个月企业给发的工资,他认为这完全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这点钱还远远不够。于是慢慢出现了不知感恩的成年人、不停抱怨的负能量传播者。
“孔融让梨”让?还是不让?再思考第二组故事:
情景一:小西10岁,假期跟着爸爸去大山里玩,看见很多和他一样的小朋友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漂亮的鞋子,家里很穷也读不起他每晚读的绘本,他觉得很可怜,就跟爸爸说想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送给这些小朋友,爸爸夸奖了他,邻居也都夸奖了他,他很开心,觉得帮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情景二:小北10岁,看见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学校组织他们捐款捐物,然后班级开始出现了“攀比之风”看看谁捐赠的更多,更多者就会得到班级的小红旗,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赞美,得到家长的认可。所以小北知道了,虚荣和做戏可以博得他人的掌声。
这两则故事形式上大抵相同,都是要捐赠给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但是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却是不一样的世界。哪里出了问题呢?小西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想要把自己的东西让出来,而小北是为了奖励而让出自己的物品,这两者虽然都会得到外界人的表扬和赞许,可对于孩子内心的变化却是千差万别的。
这就是“孔融让梨”让或不让的道理,如果你的孩子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捐赠或者帮助,那么你就去鼓励,这里暂且忽略为了利益不鼓励的这类家长。如果孩子本身不愿意,那么请你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不要说你看谁谁就那么有同情心,你怎么没有,或者说你给他妈妈再给你买更好的等等之类的话,因为这些话语和行为会误导孩子的“心甘情愿”而使后续的事情没有了最初的意义更有甚者会“误入歧途”。
“孔融让梨”让?还是不让?“一支想生蛋的猫”,不知道这个故事有多少人听过,说是一只小猫想生蛋就去找鸡妈妈,鸡妈妈说我不能教给你,小猫说我不用你教给我,你只要在我面前演示一下怎么生蛋就可以了。于是,鸡妈妈就吃了一些沙子,找了一处草堆,咯咯的叫了起来,一会就下了一个鸡蛋。小猫想这很简单啊,我马上就学会了,所以就回去都照做了,结果是它因为吃了太多的沙子不能消化而住进了医院。
网友评论
谈钱谈感情
有爱有条件
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话说
家庭教育
不得不要提蛋糕的智慧
试举一例
妈妈问
宝宝几岁啦
宝宝说
宝宝三岁啦
妈妈问
爸爸几岁啦
宝宝说
爸爸也三岁
妈妈问
那为什么啊
宝宝说
因为
所以
因为
爸爸
是在宝宝出生后
才开始做爸爸的
所以
爸爸也才三岁啊
所以
大宝小宝
都需要母爱的
孔融让梨
为什么啊
因为弟弟才三岁哦
是吗是嘛
那么
请母亲们记住
哥哥
也才三岁
因为
哥哥
是在弟弟出生之后
才做哥哥的啊
呵呵
家庭教育
爱的表达
从来
不是谈论公平
而是考虑前提
感情里面没有对错
爱情里面没有公平
学会思考和表达
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