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锋言风语1165-1168: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基于目标围绕目标

锋言风语1165-1168: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基于目标围绕目标

作者: 锋华雪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07:28 被阅读0次

    锋言风语1165: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基于目标围绕目标达成目标

    课堂教学的增长点在哪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建立系统的课程思维,积极推进教、学、练、评的一致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四个关键要素,彼此密切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而在这几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基于目标、围绕目标和落实目标。

    现实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常存在着彼此脱节的现象:其一,教学评脱钩,教师只教,学生无目的的学,没有深入思考教学评价的问题;其二,目标设计不合理,超标而教、超标而学、超标而评,或者偏离教学目标而评,评得过深、过偏;其三,教学评割裂,教学中为教而教、为练而练、为评而评,教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彼此割裂、相互脱节,其原因就是没有围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围绕目标,保持一致,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建立教、学、练、评一致的课程思维,具体应该怎么做?

    一是目标确定要准确: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在课标中有明确的表达和要求,但是教师在落实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一,目标不清晰。教师对大概念、核心素养等学科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弄清某要素在整个学科课程目标系统中的位置,如果不认真分析,就是会思路不清。其二,目标设计不科学。一些目标要求层次性不强,没有基于学生已有基础拟定出符合某个学段、某个单元的目标要求。其三,目标杂而多且乱。研制目标时要注重取舍,体现某篇课文、某一教学内容在单元内独有的教学价值。其四,目标操作性不强。教师没有从“学”的角度陈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表达不准确,不易操作,观察、可测量、可操作不强。

    二是教学活动没有围绕目标进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围绕目标选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紧扣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明确这篇课文对于达成教学目标,其重要的、核心教学内容是什么。二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处理教材,既能深入浅出地研读教材,又能化繁为简地处理教材。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围绕目标,否则就会存在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强、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教学策略运用应关注以下目标:在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上,有的放矢给予指导,大胆地舍弃关联不大的活动;关注学生,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助推学生发展;关注文本,以教材为依托,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三是作业要围绕目标:科学设计作业,落实练什么、怎样练。针对作业练习中存在的不扣目标、超越课标、重视书面、弱化实践等问题,可进行如下改进:其一,对准目标、有的放矢。紧扣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做到“课课练有重点,题题练有方向”。其二,容量适当、注重差异。让学生练在关键处、练在重点处,练得乐在其中、练得各得其所。其三,内容新颖、形式创新。关注学习方式转变、关注实践能力形成、关注问题意识培养,引导学生重视整本书的阅读与分享。

    四是评价要围绕:精心设计评价,落实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评价改革,应重视“三个走向”:一、评价标准要基于目标,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紧密契合;二、评价方式要围绕目标设计的行为活动,将课堂行为、活动深刻程度及合作态度等教学目标确定的行为方式纳入考核;三、评价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研制“过关清单”等具体检测依据和测评工具。

    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愿景与思路

    对于大单元教学,我从设计理念、设计愿景、设计思路上,分别简短地和大家进行分享。

    在大单元设计理念上,我们要聚焦核心素养,以学习为中心,运用系统思维,指向概念性理解,建构有联系的意义课程生活。课程生活前面加了“意义”这个词,有意义的课程和没有意义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在大单元设计愿景上,要有清晰的目标达成线索;有逻辑分明的核心任务设计及层次递进的子任务规划;基于标准的学、教、评一致性;可以看见如何创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室意义课程生活。

    在大单元设计思路上,要在课标分解、教材驾驭、学情读懂的基础上,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之所以倡导大主题、大概念,是因为要从关注学科的碎片、零散知识,走向背后的结构、联系、规律,追求知识、能力的应用和迁移。

    进而,续写大单元目标。我们至少要通过三到四个策略进行针对目标的学习。一是层级分解法,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在研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大单元目标。课标只规定了学段目标,没有对学期目标及大单元目标进行分解,我们只能借助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目标进行研究、分解。二是复制比较法,将所教版本教材的教参中的单元目标与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参目标对比后,续写适合自己的大单元目标。另外还有基于课标内涵、本质的分解融合法。目标续写是大单元设计的重中之重,如果目标不对,接下来的设计也是徒劳的。

    目标确定之后,就开始构建教学结构图,有图有表,实施起来才能更好地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分层很严重,优秀老师凤毛麟角,大部分老师比较平庸。大单元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团队作战,让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提升。

    根据目标产生疑问,以挑战性问题为核心,将问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依托活动要素组织教学,让学习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避免问题和活动的碎片化、浅显化。生成大任务,根据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活动需要符合学习任务性质,活动步骤要有递进性,突出认知发展和思维进阶。

    同时,让“有教学、无评价”成为过去时,当下的教学一定是嵌入评价量规,即评分标准,在思维障碍处、学生困难处搭建“问题解决”或“活动规则”评价支架,引导学生高质量“做事”。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知识迁移、思维进阶的大活动,遵循“学、展、评”的学习链,遵循“提出问题—组织学习—成果呈现—交互反馈—梳理归纳”的问题解决流程,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形成成果,进行反思评价,完善自己的学习历程。

    图片

    大单元设计的内涵理解:

    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

    基于理念、愿景和思路,再看大单元设计的内涵理解。大单元的结构化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结构化,更是教学活动的结构化,是基于核心素养,在大主题或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的统领下,整个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条理化、纲领化。

    大单元结构化是一种高阶思维的呈现样态,所折射的是一种整体层面的、系统科学的认知方式。用这样的观念对大单元学习活动进行结构化的设计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单元设计的系统整体规划,一要基于课标和大单元内容,提炼大主题或大概念。大单元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材分为自然单元和重组单元,当下更合适的是自然单元,以教材为主,但要超越教材。二要基于学情分析,现在太多的大单元设计对学情研究不够,对“人”研究不够。最后,确定大单元目标和达成评价。

    具体来看,它以大任务、大情境、大活动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以整体的目标任务为驱动力,依据课标,将教材单元转化为大单元,围绕大单元主题(大概念),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设计大作业,发展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在这背后,大单元一定要立足于课程整体理念和思维。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是一个完整的动人故事,因此,大单元是实现素养目标的一种微型课程计划。

    图片

    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八大问题

    大单元视角下课堂教学出现的新问题,是传统教学可能没有重视的。

    1、大单元设计的思想如何渗透到分课时实施中,并让分课时教学围绕大单元的主题或大概念(整体化、结构化、关联性、递进性、反馈性)开展素养为本的高站位育人活动?

    2、大单元设计下的分课时实施与传统教学的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课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甚至有人在思考,大单元设计有没有必要设计课型,它的课型与传统课型的区别和联系又是什么?

    3、大单元目标与分课时目标的关系是什么?大单元目标如何统领分课时目标?分课时目标如何统领每个课时分任务的目标?

    4、大单元目标的达成评价如何围绕单元目标,保证目标达成,避免目标与教学两张皮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任务活动设计起到引领作用?

    5、大单元的大情境、大任务、大活动设计与分课时的小情境、分任务、小活动设计是否能聚焦学生发展,聚焦学生真实情境的迁移应用能力培养?另外,其中“大”和“小”的关系是什么?

    6、教师能否做到依据学习内容跳出教材,增、减运用适合的、具有丰富性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选择需求?

    教材是一批优秀的、资历很深的教育工作者编出来的精华,还是非常有权威性、代表性的。我们要想删减,就要走进它、驾驭它,只有跳出教材,才能整合教材,运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选择需要。所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定是丰富的,因为丰富,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传统教学中是没有选择的,所有学生跟着老师学的是一种学习内容,使用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大单元正是要规避这些,突破这些。

    7、课时的检测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检测评价与教学内容和作业的方法与难度是否具有一致性?

    8、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分课时教学内容、当堂检测题、课后作业的关系是否具有一致性?作业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如果按照传统的留作业的方法,不可能减负,只有站到大单元的高度,才有可能统筹作业,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锋言风语1165-1168: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基于目标围绕目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aq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