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在网上时常看到有人讨论同治年间发生在陕西、甘肃的这场“回乱”。举这件事情,下面的回复总是群情激昂。
汉民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屠杀,但同时回民也觉得自己受到了无比的迫害。
如果一件事情让双方都觉得委屈,都觉得怒发冲冠,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这件事情被“选择性”地讲述了。
为了真正的了解这件事情,也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和的态度,我查了很多资料,总结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把整个过程分享给大家。
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平和的态度来面对历史,以更警惕的态度来面对舆论,以更理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为了先大体了解一下这件事,我查了查不同来源的资料,包括维基百科、一篇叫做《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的损失》的论文,以及《剑桥中国晚清史》。
现在整合一下资料,尽量客观的阐述这个事件。接下来,只要是讲述这件事情本身的,小一号字的,都是来源于可信的资料,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加引用格式区分了。
首先,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好事者声称的“国有难,回必乱”,绝非单纯是回民无端对汉民进行的残暴屠杀,也不仅仅是左宗棠对回民进行的屠戮。
世界上只有对民族的抹黑,以及对民族的教唆,而从来没有一个天性喜欢毁灭的民族。
这件事,定性的来看,如《剑桥中国晚清史》所言:
“陕甘的回民叛乱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运动。和云南的暴乱一样,东干叛乱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冲突——以清真寺为中心的那些受迫害的社会联合起来挣扎图存。“
何谓“挣扎图存”一说?继续《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记载:
伊斯兰教虽为外来宗教,但是回民本身已经在陕甘生活了几个世纪,没有什么暴乱发生。然而,从1762年起,清帝颁布了歧视回民的严厉法律。
例如,陕西和甘肃的回民犯了盗窃罪和抢劫罪必须充军到云南和贵州,有时还处以终生戴枷,这比其他中国人在同类案件时轻科的笞刑要重得多。这种反回民的法律要比清代最早的重大回民叛乱早约20年。当然,这些叛乱又加剧了清朝官员对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会的疑惧。
汉民由于19世纪初年的生活日益困难,就更加把回民看作是土地占有和贸易方面的对手。汉民和回民打官司的时候,裁决很少对回民持平正的态度。汉族官员本人有偏见,满足官员又常左袒汉民。
另一些资料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在叛乱爆发之前,西北回汉之间“习尚绝殊,往往龃龉相仇杀,视为固然者久矣。”
地方政府也偏袒汉人“凡争论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汉人复持众欺凌,不知回性桀骜,亿万同心,日积月长,仇恨滋深。”
后来平定这场叛乱的左宗棠也说“陕西之祸由于汉回构怨已久,起衅之故实由汉民。”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第一,汉回之间并不是一定产生矛盾的,并不是天生的仇人;
第二,汉回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当时清政府的歧视政策导致的。战争之前,陕甘一共有2200多万汉民,与900万左右的回民。面对如此人数众多的回民,清政府竟然能施加歧视如此之深的统治。回民的叛乱,清政府应该是第一责任人;
第三,没有哪个民族是生下来就邪恶,也没有哪个大型宗教真的喜爱屠杀。
此处,插几句话。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讲到洪杨之乱(太平天国)时曾有过很高屋建瓴的论断:
农民骚动起因,必由于吏治之不良,再促成之以饥荒。在官逼民反的市况下,回忆到民族的旧恨。这是清中业以后变乱的共通现象。饥荒可以促动农民,却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要临时组织农民,便常赖于宗教。
宗教其实一直是一个具有很强组织效果的工具,我不喜欢有的宗教里的人,觉得自己因为信教,所以高人一等。但是,同时我也不喜欢有人将宗教妖魔化。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回到陕西的叛乱。
1862年5月太平军进入河南,渭水两岸混乱。汉民和回民各自组起武装与之相抗衡。5月底在华县附近,汉民焚烧一座回民村庄的行动触发了大规模的汉回冲突。汉民和回民之间的武装仇杀沿渭河流域展开。
钦命团练大臣张芾被东干领袖杀害后,宣布对所有回民“格杀勿论“的通告就贴了出来。不管这种告示是否经过官方授权,它都促使回民走上了有组织叛乱的道路。
上面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回民如何受到压迫,汉民的挑衅,以及这场叛乱的最大责任人——清政府,和它的种种严重失策。
然而这世上的很多冲突,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没有哪个种族是魔鬼,也没有哪个种族是白莲花:
这是在陕西的叛乱,这场叛乱显然是有汉族官绅挑动起来的,但是甘肃的叛乱就是由回民先发难的了。早在1862年10月,某些惠民领袖就传话,说清朝将屠杀回民,于是组织包围了大城市灵州。同时,攻打交通战略重要城市固原。清官员无力阻挡,双方部队人数越来越多,冲突日益加深,四年之内除了省城和其他少数几个城市外,全甘肃省几乎被回民占领。
在维基百科上,对于这场叛乱的过程,有着这些记载:
1863年正月,回民攻陷固原,“城内官民男妇共死者二十余万”。1863年八月,平凉陷落,“官员死节者百余,士民死者数十万”。1863年十月,回军宁夏府屠城“汉民十余万被屠殆尽”。同月,灵州陷落,“屠戮二万余人”。同年巩昌府“城内回民二千余人,俱为汉民杀尽”。1864年二月,渭源县城陷落,“屠毒生灵以数万计,满城官员皆死之”。
在电脑上看,短短的三排,40多万条汉族的生命就这样被夺去了。
40多万条生命,我情绪刚涨。忍着这份情绪,继续看完,却发现有些蹊跷。
在这份资料上,回民进攻总是有他对汉民的屠杀,清朝反攻的时候,却总是显示的回民军队的损失,而且其伤亡人数远小于在上面提到的被屠杀的汉民的数量。
一方是,攻城,滥杀无辜;另一方是反抗,平定叛乱。一方是邪恶,一方是正义。
这份资料有个很明显的隐藏观点,他的观点是:这场回民的叛乱,充满了回族对汉族血腥残暴的屠杀。虽然受到了压迫,但是手段如此恶劣,回民真的凶横残暴毫无人性。
简而言之,这些资料暗指,在这场叛乱中,回民的角色简直是恶魔。
但是其他数据的显示,却与这样的观点相悖:
在陕西,战前有汉民1100多万,回民约200万。战后,汉民损失400多万,回民损失190多万。
在甘肃,战前汉民有1100多万,后来损失约800万。回民约700万,死亡失踪约600万。
即,在陕西甘肃,战前汉民有约2200万,这场叛乱导致汉民失踪死亡约1200万,损失占约55%。战前回民有约900万,这场叛乱导致回民死亡失踪约800万,损失占89%。
毫无疑问,这是长达十多年的屠杀,但是并不是单方面的屠杀。这是一场深重的浩劫,也不是针对某一个民族的浩劫。
我不认为这是纯粹的叛乱,我也不认为这是一场起义。在我看来,这是在社会矛盾的大爆发,社会秩序的总崩溃的背景下,汉回两个民族同时遭受的巨大灾难。
简单的说,这场叛乱大致是这样的:
在不合理的制度下,双方矛盾越来越激化;
在野心家的蛊惑下,双方关系不断地受到挑拨。
最后战争爆发。
在战争中,双方都杀红了眼,死伤无数。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导致双方互相屠杀。
后来双方损失惨重,再无力气,都再也经受不起损失,这场旷日持久的灾祸才终于结束。
回过头来看看这场叛乱,仅仅在陕甘两个省份,就因此死去了2000万人。
2000万这个数字有多大?清朝灭亡之前,其陆军也就“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
在这2000万中,有多少是无辜的、在乱世苟延馋喘的老百姓?有多少是真正的军队、有多少人手上沾过其他人的鲜血呢?
死的大多数,都是两个民族里,无辜的老百姓。
然而,这样一场真正的“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落泪”的事件,这两千万条鲜活的生命,却没有变成一个对和平的呼唤,反而成为了野心家利用的工具——
告诉那些回民,曾经受到了怎样的压迫,左宗棠平叛时屠杀了多少回民;
告诉那些汉民,这些回民是多么可恶,他们的手上沾染着多少无辜的鲜血……
选择性的讲述真实的故事,最为常见,也最为可耻。
要调动人们的恐惧,最好是塑造一个凶横残暴,毫无人性的敌人。
有了这份恐惧,双方就会停止对彼此的进一步了解,然后人心惶惶,聚在一起。野心家此时再煽风点火,恐惧与不信任便成为了敌对情绪。
野心家让双方都觉得对方是哪个“凶横残暴,毫无人性”的敌人。挑动起来一场又一场的混乱,然而他们从来不为混乱中损失的无辜生命买单,甚至一点都不会觉得自责。
因为,对于这些野心家来说,chaos is a ladder。
混乱,就是他们上升的阶梯。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Brandon Stark的那双天眼,我们永远没办法知道全部的真相,但是我们可以分辨出一个人是否在利用情绪进行煽动。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有无数毫无根据的消息、情绪上头的言论,以及脱离语境的话。这些骗局,这些煽动就存在与我们的周围。就像空气,我们看不到它,却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存在。
我们的情绪不再属于自己,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有的人满足于碎片消息,满足于浅尝则止——对真相的探索,变成了陷入另一个骗局的第一步。真相淹没在娱乐消息中,当寻找到真相的时候,这件事却早已被人遗忘。
这是一个充满谣言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与训练。有一天,回顾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我们能够在心里说——
生而为人,我对得起着一颗,理智而又善良的心。
网友评论
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那个高度的,所以,有坑蒙拐骗很正常,你的客观看法,有多少人能接受?如6楼所说一样,看看标题党、微商、谣言等等烂大街就知道了,川普为啥能上台?上台能比前面坐的更好(既然“民意”选择了他,他必须得顺“民意”啊,矛盾总要找个发泄口,于是各国便成了“靶子”,如同历史上某些朝代,大势所趋无力回天啊。)?西方各国都有粹民化倾向,如同文中所说,社会矛盾大了,来自底层的“革命”就上台了,或许被某些人利用,成为某些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