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谈情,说说爱笔墨笺语想法
如今剩女又何妨,照样活得很漂亮

如今剩女又何妨,照样活得很漂亮

作者: 司马潘陆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3:44 被阅读985次
    如今剩女又何妨,照样活得很漂亮

    七月的上海,阳光有些酷烈,空气很闷,让人透不过气来。

    莉莉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她清了清喉咙,深吸一口气,闭上眼。

    这已经是第16次了去人民公园相亲角了。

    莉莉打开了车库门,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忽然涌上她的心头,一些不着边际的思绪开始在她脑中浮现。

    前15次,她每次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硬着头皮去的。

    若不是母亲每天要死要活地催她,她是绝对不会去的。

    在人民公园,他看见普通人的朴实,却也看到了普通人的恶毒。

    许多的所谓世俗人等的恶毒,是烙印在骨子里的东西,是文化基因的遗传,是文化属性,是传统社会日积月累形成的。文化属性是规律,规律不由人的意志而转移。世俗人等的恶毒,他们本身并不会意识到这是恶毒,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社会环境默认这种恶毒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次去人民公园相亲角,她和叔叔阿姨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多大?”

    “83年的。"

    "83 年的,勇气可嘉。”

    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问完她的年龄,丢下一句“勇气可嘉”扭头就走。

    还有这样的:

    “83年的,海归艺术硕士,一等荣誉学位,她拿一万,男孩拿3000或4000的,她肯定看不上。这社会未来有50%以上的,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肯定有很多女孩子注定一辈子单身。读书读太多了不好,本科毕业就可以了,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叔叔阿姨们围在她身边,指指点点,七嘴八舌,当她不存在似的,当面议论她。

    她感到心里一阵阵发凉,凉到了骨子里,如同六月飞雪。他们也是为自己的孩子来这里征婚的,若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当面遭受到这种议论和贬低,他们该作何感想呢?

    人的年龄从来就不是成熟和素质的标志,人是这世间最难解读的动物,千人千面。文化,地域,家庭,教育背景不同,人就不同,这一点倒也无法苛求。活得久不一定会开悟,有些人到死都是带着一些错误观念入土的,糊涂地生糊涂地死,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现实。

    还有这样的:

    “男的就是银行卡,女的就是房型。她就是房型,年纪轻就是地段好,漂亮就是房型。但她这个房子不行呀,她这个房子在郊区,因为她年纪大。”

    莉莉把这段话转述给了她的同学们,同学们从此给她取了个新外号:

    "最美郊区房”

    莉莉在她的同学之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要身材有身材,要样貌有样貌。

    莉莉被剩下,不是她没人追,像她这种条件,追她的人都有一个排。

    莉莉被剩下,是她主动选择的结果。

    她不愿意将就,她对未来的对象,有自己的期望,她不会轻易降低自己的要求,不会屈就。

    如果迫于传统社会的压力,迫于家庭的压力,随随便便就找个人把婚结了,当时可能就会少一些压力。但这是拿一生做赌注,你不知道你抽到的这张牌是好牌还是烂牌。抽到好牌幸福一生,抽到烂牌,要么离婚要么凑合着过。这么大的赌注,她是轻易不会去下注的。

    传统社会为什么对婚恋对生儿育女如此重视?这里有社会和历史的深层次原因。中国三千年文明史,是农业文明的历史。农业文明有其本身的一些特性,由这些特性生发了传统文化,其中有好文化也有坏文化。即使在今天看来是坏文化的东西,在当时却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需要。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向来是缺失的,因为生产不够发达,财富总量也不够大,王朝要解决当时人的吃饭问题已是不易,要是还要建立养老体系,则根本不具备这种财力物力。历朝历代的封建君主们为何都要提倡“孝”,甚至许多朝代都将“孝”写进律法,例如,《北齐律》就将“不孝”列为“十恶不赦之罪”,“为常赦所不原”。不孝是要受到封建律法最严厉的制裁的,一些孝子会被作为典范写入史书万世流芳,比如割肉喂母的故事。封建君主们下大力气提纲“孝”文化,不是因为仁慈,是因为封建政权无力解决普通百姓的养老问题,自然要把这球踢给全社会自行解决,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家庭养老。封建王朝不光以法律的形式对不孝进行顶格处罚,还要以道德的形式对孝子进行最顶格的褒扬,甚至有人以孝而获取了功名出仕。皇帝老子用一个“孝”字就轻而易举地将球踢给了普通老百姓自己,真是无本而万利。

    现代社会虽然在逐步解决居民养老这一问题,但在我们父辈往上的年代,中国人骨子里是完全缺失养老的安全感的。特别在早期农村,没有结婚的单身汉跟精神病人没什么两样,是极受人鄙视和怜悯的。因为,如果你是单身汉,那么意味着你无后。因农村没有养老保障机制,农民靠务农靠体力活吃饭,许多单身汉到老了,干不动了,不能务农了,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若是女人单身,则更惨,因为家里是不可能留你的,那会成为笑话。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毫无一辈子单身的可能性。古代老人若无人赡养,又无国家救济,那就只能饿死或者病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若是无后,意味着晚年无人赡养,老人无人赡养就得等死。所以,在早年,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不是农民故意要重男轻女,这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是生活所迫。因为农民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男人的强项,女人的弱项。若是某家没能生个男孩,会被人讥笑为“绝后”,“绝后”的家庭都要想方设法从别家过继一个男孩,要么是过继自己的亲侄子,要么是过继同村其他堂侄延续香火。还有就是只有女儿的家庭,会招上门女婿来延续香火。这一切的根源,是早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因此几千年来农民们都没有安全感,而“养儿防老”便自然而然成了一条“铁律”。如今社会变迁了,社会保障制度在逐步完善。但是,印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点“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若非再经过一两代人,是绝不会轻易抹去这种文化里的印记的。

    莉莉也不知道怎么就被剩下了,她努力读书,考大学,考海外硕士,努力工作,拼搏,奋斗,一路勇往直前。却一不小心年龄就大了,一不小心就被人贴上了“剩女”的标签。

    但是,莉莉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剩女。

    莉莉也想过,若这辈子注定独身,即便一个人,她也能活得很漂亮。

    她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足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很好的规划自己的晚年。她不需要养儿防老,这个时代已经变了,未来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会越来越越完善,根本不用担心老年生活无着落。

    如果说,独身还有些缺憾的话,那就是会有寂寞的时候。但是,想想现代社会如此丰富多彩,从不会缺乏娱乐和消遣,而且她也不缺朋友,所以,寂寞于她而言也不是问题。在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如果你真的感到特别孤独,那也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孤独。你不愿意融入这个社会,你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跟是否是剩女无关。

    好,养儿防老和寂寞这两大难题解决了,那还担心什么呢?是剩女又怎么样?碍着其他人什么事了?只要活得快乐,你管我怎么活?

    莉莉唯一的担心是父母,他们属于传统的上一代人,他们思想里的养儿防老的烙印是文化基因给他们刻进去的,她也无力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这是唯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也是她16次违心的去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原因。到了莉莉这一代,她想,如果她的孩子不想结婚,她是绝对不会干涉的,这是他们的自由。

    莉莉这么思考了一圈,她放下了车库门。

    这次,她决定不去人民公园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今剩女又何妨,照样活得很漂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b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