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若禅,愉悦心城的音符便如泉水般的涌向自然。
-----题记
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二字,读来便有一份素净,清和之感,却又隐隐透着一份小窃喜,小满足,那份欣悦不必与外人道来,是一种我自清清,我自淡淡,我自素怀之闲逸。
拥有一颗平常心,是清欢;品尝一杯闲茶,是清欢;漫吟几句诗词,是清欢;聆听一曲旋音,也是清欢。可见,清欢并不难寻,都是寻常日子的滋味,简单的,平和的,淡泊的。

特想知道那天苏子瞻的心情,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怎就写得这么富有生命朝气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生态十分动感,并有足够的意境弹性以及想象空间,还间接地把时事描写得如此风清云淡。生在凡俗里,既能把庸俗之事抖落得底朝天,却让你感觉连一丝一毫俗的痕迹都不曾彰显。活在世俗中,偏又让人眼前耳目一新,从淡品午茶伴试翡翠色的春盘,已将日子过成古、今人人皆能生出的,嫉、恨、羡的美感,更别说诗意又是如此清雅高端,处处透着生机勃发的一面......
而今摆在我们面前的, 是生活这条繁琐的长河。每个人必需亲自淌过,才能品尝到其中的苦与乐。笑与泪,朝夕覆盖在世间的诸多角落。没有谁可以躲得过,一切苦痛的折磨。也没有人享受不了,滚滚红尘赐与的幸福欢乐。稚气的青春选择,可能会随着时间而被冗长的生活湮没。但不要因此,从而导致怯弱。或许时光扰攘,但可伴着诗书自娱自乐。指尖随意捻开每一本文字的性格,与喧嚣的红尘保持一窗相隔。学着与幽暗对视,随时迎接悠闲自得的惬意时刻......
或许已经习惯了在文本中旅行,总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到无言用有声的舒意、闲趣,让它们接二连三的象阵风儿一样,来回从眼前滑过。但前行的人生路上,势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蜿蜒曲折,就如同曲笔的诗词里,经常出现别出新裁的韵险平仄。走过由长变短的生活段落,越过由浅入深的岁月小河,可也未见得,从此能够完全洒脱。现实中的人生结构象是一杯茶,不是飘浮就是沉落。拿不起的要主动学习放下,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伴随我们生活的本来就是,一半是圆满,一半似残缺。假如任何事都想沉溺其中而不愿意自我解脱,那以何种方式去诠释想往已久的轻松快乐?
如能在心隅里植入一处和美的四月天,避免艳阳在心篱处下落,生活因而长满藓苔。因为天色,不会因为你喜欢白昼,幽夜就不会来;流年,不会因为你的闹钟突然损坏,时间的指针就此停摆;花儿,不会因为你的不理睬,明年就不再绽开;可一些人,却会因为你的无意疏离,转身成陌路,从此不再往来;梦幻,不会因为你努力了,就出现你需要的色彩。但,无论如何一定要保留对生活的想往与期待,以清宁平和的心态走向未来…
也许,生命的常态,就是从繁到简,由浓到淡的过程。若能在一朵花里看到春天,在一杯水里悟出菩提,红尘三千,独在云水间,繁华不惊,与山水共相依,大抵就是内心的清喜,清欢。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与自然相和,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平和、健康与幸福。因此,自古以来,立秋后人们便开始调整换季饮食,以弥补夏日身体的消耗,亦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能量的储蓄。
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养生言“燥则润之”,人们开始尤其注重补充水分。除却外部保湿,我们总是不免被告知:多喝水。秋季喝对了茶,不仅能养胃润肺,还能预防各种身体疾病。然则,于喝水一事,若非仅是应付补水需求,亦可喝出许多讲究与乐趣。
喝茶是秋天必不可少的一种享受。在暖暖的午后,来一杯茶,茶香氤氲,真的是无比惬意。生活本该如此,幸福平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