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应是大部头

作者: 良心微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1-23 17:39 被阅读0次

娶妻当娶殷丽华,生子当如孙仲谋。

都没学到,于是加两条:喝酒应是粮食酒,读书应是大部头。粮食酒假的太多,大部头书本来也行,现在假的也有。

大箸作思想性强。一般来讲,大箸作为大家之作,不论那一家,必是这方面先贤,或当代名家,其作品代表这一方面的高度和丰度,读了一定会大有收益。

大箸作系统性强。一般这类作品,作者思考很久,实践很久,打磨很久,如陈酿,如古董,历久弥新。这类书作者的思想是稳定的,思维是成熟的。读了会融化思想,会同思路,合谐思维。

大箸作科学性强。作品,包括文学作品,都有很强的科学性。《红楼梦》后面是高鄂写的,这一点,你说艺术水准变了,我认为高鄂没有把握住作品内在的东西,这就是科学性,而有趣的是,最大证据来源于大数据对此分析。这不是作品科学性的侧证吗?

大箸作精神博大。《红楼梦》怎么解读也不是纯言情,《西游记》也不是耍猴人的日记。那些大家岂肯以一生时间去打哈哈。他们也不是小情调,而是把毕生之精思,留于后世。博大精深当之无愧。

当然,我不排斥小文章。小文章反应快,数量多,涵盖广,便于阅读。

读书对于作来说,好比水池。读书是进水,写作是出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之重要。在当今,可以把读书扩展为获取信息。人如果不学习,不获取信息,就觉得口干舌燥,无话可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抓词很难。

很多人讲读书要作笔记。一种笔记是在书上圈点勾画,各有表示;且可以夹纸条纸片。另一种是记在笔记本上,有一门网课,老师讲如何记笔记。第三种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很方便存取。

我以为第一种笨了点,也把书画得五抹六道,让人不忍再看。读书要有仪式感。我忘了哪里曾说过:下了班,躺床上,硬硬的读上十几页。你品,细品,“硬硬的”,新书,墨香犹存。第二种方法,书和记录分开了,没有污染,但找寻难了点。第三种方便效能最差,依据我经验,复制粘贴别人的文字,用起来其实最操心,而一旦存入,就不再回看,成了电子垃圾,唯用时才去找。

而最好的方法是不记笔记。书上不着一笔,不折一角,读完书本如新。每天把所读之心得、文中之金句,以自己的体会,记录于电脑或手机,加上日期标题,保持格式一致。这是我以为最好的方法,读、写两练。

读书之所以读大部头,因为有仪式感,可以装腔作势。对于职场来说,也是一道秘密。有的领导好这口,你恰好有。

相关文章

  • 读书应是大部头

    娶妻当娶殷丽华,生子当如孙仲谋。 都没学到,于是加两条:喝酒应是粮食酒,读书应是大部头。粮食酒假的太多,大部头书本...

  • 实践《今日简史》的简单读法(上)

    最近,我学习了成甲老师的读书方法:《未来简史》这样的大部头,怎么读?,就用《今日简史》来实践一下。 啃大部头的简单...

  • 给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买什么书看好呢?

    第一,先别买大部头。三四年级,如果孩子不是特别喜欢读书,大部头先不要给他买,否则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二,千万...

  • 给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买什么书看好呢?

    第一,先别买大部头。三四年级,如果孩子不是特别喜欢读书,大部头先不要给他买,否则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二,千万...

  • 一本沟通领域的泰斗级著作,“吓”得我瑟瑟发抖

    这本《沟通的艺术》有三个标签:已经第15版、500多页的厚厚一本、货真价实的大部头。常言说读书要读经典书、大部头很...

  • 读书应是生活常态

    作为整天案牍劳神的体制之内的老伍同志,今年以来除了读好读本,规定文集,系列讲话,党章党规之外,偶尔也还在空余间隙里...

  • 早努力你考上大学了

    谁规定的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又谁规定的没考上大学就不用读书了?应该没这规定吧? 读书应是每个人的权益,读书应是一辈...

  • 经常有人问名著的内涵几句话就能概括出来,快节奏的时代还有必要读大

    所有的人都认为读书好,所以很多人就想多读好书,比如中外文学名著,但又对大部头的书望而却步,于是就去看评论,大部头名...

  • 好快读书法

    读书OS┊03.好快读书法 所有的书都要从头到尾慢读吗? 读书需要有层次,提高基本功的经典大部头就是要逐字逐句从头...

  • 2019年度总结

    一、读书 18年底做读书计划时写了19年要读完20本书,当时的书单中有几本大部头比如施展老师的《枢纽》、史蒂芬-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应是大部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gm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