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
1、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
(1)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性增高、药物作用增强
(2)对少数药物敏感性降低、反应减弱
老年人β受体激动剂及阻断剂的敏感性均减弱
(3)因用药依从性差而影响疗效
2、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1)吸收
老年人胃液PH改变,胃排空速度和胃肠运动变化,消化道血流量减少,吸收组织面积缩小,都会使药物吸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2)分布
老年人机体组成、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3)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肝细胞微粒体酶系统活性降低,导致了老年人肝脏代谢药物能力下降,药物血浆半衰期延长。
(4)排泄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表现为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管功能减退。
3、老年人疾病特点
(1)起病隐匿
(2)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3)病情进展快
老年人医源性疾病最常见原因是不适当用药,老年人用药应注意:
(1)避免多重用药
(2)合理选择药物
(3)选择适当的剂量及疗程
用药个体化是当今药物治疗的重要原则。一般来说,老年人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敏感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物、抗抑郁药、甲状腺激素等。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一)肝脏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肝功能不全时的药动学特点
一般来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时,药动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药物代谢的改变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1)吸收
肝脏疾病时,可出现肝内血流阻力增加,门静脉高压,肝内外的门体分流以及肝实质损害,肝脏内在清除率下降。
(2)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通过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转运。
(3)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器官。
2、肝功能不全时的药效学特点
慢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肝药酶数量和活性以及排泄,结果导致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发生改变。
药理效应可表现为增强或减弱。
(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1、肝功能的评估方法
临床上常用生化指标评价肝功能损害,常用的指标有ALT、AST、ALP和BIL。
2、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
(1)明确诊断,合理选药
(2)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肝脏毒性大的药物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肝毒性的药物合用
(4)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选用对肝毒性小并且从肾脏排泄的药物
(5)初始剂量宜小,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做到给药方案个体化
(6)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肝功能不全患者调整剂量的方法
(1)根据生化指标调整剂量
(2)根据CTP评分调整剂量
4、肝功能不全患者给药方案调整
(1)由肝脏清除,但无明显毒性反应的药物
须谨慎使用,必要时减量给药。
(2)经肝或相当药量经肝清除的药物
(3)经肝、肾两种途径清除的药物
(4)经肾排泄的药物
在肝功能障碍时,一般无需调整剂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