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阅读手记 (2) -前智者时期

哲学-阅读手记 (2) -前智者时期

作者: 佐撰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01:21 被阅读0次

    人类所有的种族、群落都有各自独特的神话传说,解释宇宙的起源,解释自然现象。

    在中华文化里,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宇宙星辰、风雨雷电(但没说孕育了盘古的那颗混沌蛋来自何方);夸父逐日,死后形成山川地貌;女娲造各种动物及人,并使男女婚配,繁衍人类……可以看到,中华的创世神、造物神都特别勤劳能干,建立起基本架构和秩序后就累死了。典型的功成身退。他们完全不干涉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尤其不在道德上约束人类,而是任世界自由发展。

    在亚伯拉罕文化中,上帝全知全能,他无中生有,造天、造地、造万物生灵;他不但是创世造物之神,还制定道德律法,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创造物是否有行偏走错。他奖善罚恶,生杀予夺,记录现世,掌管来生。

    古希腊则又是另一番情况。古希腊人眼中的宇宙也是起始于一片没有来处的混沌。于混沌中生出了地母盖娅。盖娅自我繁殖,生出天空乌拉诺斯,并莫名其妙地决定放弃自我繁殖,把儿子变成丈夫,并生下六男六女十二个正常巨人、三个独眼巨人、三个百臂巨人。十二个正常巨人捉对儿婚配,继续繁衍。但六个不正常的巨人孩子被乌拉诺斯厌弃,统统丢下了地狱。这令盖娅非常不快。盖娅便挑唆最年幼的正常巨人克洛诺斯造了乌拉诺斯的反。克洛诺斯十分警惕“子弑父”的家庭悲剧重演,却仍然难逃宿命,又被儿子宙斯反掉。从此,以宙斯为首的一众天神在奥林匹亚山上过起来了吃喝玩乐、追妞泡仔、杀人越货、收保护费的水泊梁山式幸福生活。在古希腊神话中,创世神、造物神并非重点,重头戏是奥林匹亚诸神。在最初荷马史诗时代,这些神跟人类的唯一区别只是具有神力和不死之身。他们既不创造,也不改造;他们从心所欲,无视正义;他们不受道德的约束,反倒受宿命的束缚。要到几个世纪后,宙斯的意志才跟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现代人看希腊神话大概率会感受到三观受到极大挑战,满纸都是辣眼睛的情节,颠覆凡人心目中神祗们应有的严肃、高贵形象。

    我怀疑正是因为希腊诸神如此地不严肃、不正经、没脸没皮、没羞没臊,才使得古希腊人少了心理压力,可以丢掉神话迷信,而以理性来探索”自然是什么“这一根本的哲学问题。

    前智者时期 之 米利都派

    最早的哲学家出自古希腊城邦米利都(现土耳其境内),他们关注自然,因此称为米利都自然哲学学派。三位相继传承的哲人是泰勒斯(约BC624-BC554)、阿那克西曼德(约BC611-BC547)、阿那克西米尼(约BC588-524)。他们都尝试解释诸如此类的问题:

    • 万物的本质(或称基质、基本元素)是什么?
    • 这些本质又是怎么形成万物的?
    • 天体是怎么回事?
    • 运动和进化又是怎么回事?
    • 灵魂是什么?

    他们共同之处是认为万物的本质是某种物质,泰勒斯认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一种他称之为“无限”或“元质”的质料,阿那克西米尼则把它叫做“太一”和“无限”,是空气、蒸气和雾,连灵魂,都是一种特殊的气。

    前智者时期 之 吃豆子该死派

    毕达哥拉斯生于BC580-570年之间,死于大约BC500年。他来自萨摩岛,对数学十分入魔,并认定“数”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是万物的本质,万物都是数的表现。他研究数的特征,并尝试将其赋予整个宇宙。对,他还是勾股定理的西方代言人。

    他提出宇宙是完美的球体——因为球体是最完美的几何体——绕中心火旋转。恒星紧系于最高球顶,下面同心球体是土星、木星、火星、水星、金星、太阳、月亮、地球。在地球与中心火之间,还有一个反地球(别问我这是什么鬼,问就是不懂)。他的宇宙观影响深远,直到十七世纪开普勒时代,天体才终于不再做完美的圆周运动,而改成做椭圆运动。

    毕达哥拉斯不只痴迷于“数”,还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他教育门徒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服从整体,尊重权威、长者、教师,抑制情欲,而且,不许吃豆子。他创建公社式社团组织,但他的公社与其他希腊城邦难以相容,最终他被迫逃亡,前往梅塔彭顿避难并死于斯。

    前智者时期 之 两次进河问题

    毕达格拉斯过度关注秩序、和谐和数,而忽视了事物的变化,他们把变化简约成生衰轮回。

    赫拉克利特(约BC535-BC475)则关注变化,认为变化是宇宙之本,永恒只是虚幻。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实质是火。火变成水,水变成土,土又变成火,总在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并最终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宇宙永恒运动。规律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理性。他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逻各斯(Logos)。贵族出身的他,格外歧视感性而崇尚理性,认为真理只能靠理性发现,唯有理性的生活才合乎伦理。

    他认为灵魂越“干燥”越接近万物的实质(即,火),因此则越高尚,因此,缺少理性而过于感性的灵魂肯定是湿乎乎黏嗒嗒的了。

    前智者时期 之 存在(Being)的问题

    有人说变化是宇宙之本,就有人说静止不变才是王道。

    吟游诗人色诺芬尼(约BC570-BC480)是位泛神论的神学家。他认为,神是万物基质,存在于万物之中,神即宇宙。因为神无所不在,因此无始无终,永恒不动。他的名言是:”如果牛马能画,牛会把神画成牛,马会把神画成马。“

    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巴门尼德(生于约BC515)驳斥了赫拉克利特“变化是宇宙之本”的观点,发展了色诺芬尼“神永恒不动”的观点,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论讨论存在(Being)。任何存在(existence),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被称为存在(Being)——这话在中文里简直不是人话,“任何存在都是存在”是什么鬼?!但在西方语言中,两个存在是不同的词,在语意和语境上有微妙的差异,很难对等地译成中文。

    巴门尼德的本体论认为存在(Being)和思维(Thought)是一回事:凡可思议的就存在,而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存在。因此,他分离出两种思维:

    • 感觉思维:基于感官体验,而可感觉的世界是多元变化的,因此感觉思维只能提供不可信赖的意见之道;
    • 逻辑思维:基于理性的思维,在理性中,世界是统一体,不变不动,因此唯有逻辑思维才能通向真理之道。

    巴门尼德有两位传人:梅利苏斯专攻存在(Being)问题,没有八卦,名气不大;芝诺专攻“静止是王道”,因“阿基里斯追乌龟”和“飞矢不动”等几大运动悖论而格外有名。

    前智者时期 之 生与灭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时,都下意识地打了一个“世上没有绝对的生与灭”的地基:宇宙自然已经存在,不可能绝对地无中生有,只可能相对地生成、生长、变化、衰亡。

    恩培多克勒(约BC495-BC435)认为没有生成和衰亡,只有混合和分离。土、气、火、水这四样万物之根,在爱与恨所产生的吸引和排斥两种力量作用下,使万物形成或毁灭。他发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发现离心力,提出日月都是反射光。他也不许吃豆子,还不要桂叶。

    阿那克萨哥拉(约BC500-BC428)认为根本元素数不胜数。在宇宙之初,无穷小的胚种(spermate)在某种精神、或意念、或智慧的本原、或一种他称之为nous的不明真相的玩意的作用下,产生了最初的旋转运动。他提出了月食的正确解释,并认为太阳和星星都是火炽的石头。

    德谟克利特(约BC460-BC370)集前两位之大成,佐以自己老师留基伯的观点,推出的原子论。他认为宇宙真正的基本元素是看不见的、占有空间而不可再分的实体,他称之为原子。对,我们物理、化学上学的原子,是抄袭了他的命名。他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即原子之间的空白)组成。原子从开天辟地就不停运动,从未静止。重的下坠,轻的上升,造成回旋运动,由近及远扩展最后形成地球、星体、以太。灵魂由最细致、最圆润、最灵敏、最炽热的原子组成。

    德谟克利特与苏格拉底同时代,但后者对他厌恶到极点,大概是因为德谟克利特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这个观点有违苏格拉底的伦理观。但德谟克利特还有下半句要说:节制和修养是获得快乐最好的手段。不管,反正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毁掉德谟克利特的所有著作。

    前智者时期哲人们放眼宇宙自然,提出万物本质的问题,质疑存在的概念,他们的回答无一例外都非常粗糙、幼稚,但正是这些问题引导西方走向理性的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阅读手记 (2) -前智者时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ao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