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阅读手记 (7) - 快乐的哲学

哲学-阅读手记 (7) - 快乐的哲学

作者: 佐撰 | 来源:发表于2020-08-11 02:54 被阅读0次

快乐教育在国内火了好些年了,但我一直心里犯嘀咕。在我看来,快乐这个东西挺飘忽的,稍纵即逝,难以持久。没有什么快乐能持续不断。或者换一句说法,就算确有一种持续不断的快乐,但如果这种快乐不是指数级渐强型,人的快感就会消失。

我小时候觉得生病时能吃上一瓶水果罐头就快乐如升仙,那种快感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我家冰箱里至今水果罐头不断,但我却再也没有享受到小时候那种快感。

上班狗们觉得如果有一天能躺在家里什么都不想不做就很快乐,那躺俩星期啥也不做试试?人准要疯掉。

唯一能持续产生快乐多巴胺的只有毒品,你还翻了倍地一直服用,死不死的另说——毕竟无毒无副作用、一粒解千愁的梭麻只存在于《美丽新世界》中。

不过,我这些瞎琢磨已是古人早就想烂了的事。

满大街跟人聊天的苏格拉底激发了许多雅典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时候,苏格拉底式诘问并没有预设的结论。苏格拉底自认是无知之人,他真诚地与人讨论,并不是非要把自己的观念灌输他人。加之他没有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其结论就是,在他的学生中留下了许多互相矛盾的伦理观。其中影响深远的是奉行快乐至善的一派,和奉行美德至善的一派。

快乐学派和伊壁鸠鲁派

昔勒尼(Cyrenaics)学派又被称为快乐学派,是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普斯(生于BC435)创立的。这一派认为感官快乐是人生至善,受苦是恶。

伊壁鸠鲁(BC341-270)继承了这一学派的思想。和不吃豆子的毕达哥拉斯一样,伊壁鸠鲁也创立了一个社团公社性质的组织,总部基地是个大庄园,也有说是个大花园,因此他的学派又被称为花园学派。据说,进入此花园便可享受快乐人生,从此再无忧虑。

伊壁鸠鲁认为最高的善或者理想就是快乐,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享乐是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如果放荡使人心灵安宁快乐,就不该被谴责。”

如果他的哲学就到这里,大家肯定要怀疑这是怎样的一种邪恶哲学。近现代哲学的确有人只是拾起他哲学中这一部分,所以,在现代社会,伊壁鸠鲁哲学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享乐哲学。

但伊壁鸠鲁本人,无论是在当世还是拿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是位道德楷模。他个人和社团内部的一些人是靠信众的供奉为生。但他轻物欲,只索取一点点赖以生存的物资,终身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他多病体弱,但对自己的病毫无怨言,反倒格外关心照料生活困难的民众。直到死,他都不为自己的糟糕透顶的身体为意。

因为他的哲学有非常要紧的后半段:如何才能享有快乐?

他认为,使心灵平静是一种智慧。当你想要眼前的快乐时,你得有足够的心智去衡量这份快乐的后果,确定这后果不会摧毁刚得到的快乐。他相信,快乐不可能通过沉迷肉欲和放纵获得。当欲望得到满足时,人在收获快乐的同时还必然收获痛苦,唯有无欲无求,才能享有纯粹的快乐。肉体的快乐总要依赖于精神的快乐,而精神上的快乐永远超越肉体的快乐。

虽然“如果放荡使人心灵安宁快乐,就不该被谴责”,但放荡不可能使人心灵安宁快乐。伊壁鸠鲁的伦理一点儿都不​邪恶。​

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

苏格拉底的另一名学生安提斯泰尼(BC445-365)提出与快乐学派完全反向的伦理。他虽然出身贵族却反精英、精致,经常发表公众演讲,使用的尽量是没文化的人也能听懂的语言,他反政府、私产、婚姻、宗教,反奢欲和感官快乐。

他的弟子狄奥根尼(BC413-323)比他更上一层楼。狄奥根尼拒绝一切习俗,除了一身掩体的衣服他几乎弃绝了一切私产。他一年四季住在一口大缸,也有说大桶、大瓮,里,靠行乞为生,劝人博爱、向善,从俗欲中解脱出来。当亚历山大大帝慕名前来拜访,并表现不能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但可以实现他的任何俗世愿望时,他的回答是:站一边去,别挡光。他的反对者讽刺他过得跟狗一样,他不以为忤,也因此这一派被称为犬儒学派(Cynics)。很不幸,这一派最终也偏离了安提斯泰尼和狄奥根尼的原始思想,变成玩世不恭、精致利己的代​名词。​

芝诺(BC336-264)曾追随犬儒学派门下,也在柏拉图学园及另一拨创立麦加拉学派的苏格拉底学生的门下求学,最终三合一,他在画廊(Stoa Poikile)开班办学,创立了斯多葛学派(Stoicism)。

斯多葛学派是人本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或神的目标。并崇尚理性,认为自然有道,唯有遵守自然之道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在伦理学上,自然之道便是道德法则,遵守道德法则是美德。美德是至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斯多葛派积极参与世俗政治生活,发展极为繁荣,门派下名人辈出,包括罗马皇帝奥勒留(Aurelius)、政治家西塞罗(Cicero)、塞尼卡(Seneca)等等。对基督教的影响也极其深远。

在快乐哲学上,无论是伊壁鸠鲁派还是斯多葛派,其实不过是一体两面:伊壁鸠鲁认为快乐至上,但追求快乐的手段是追求美德;斯多葛派认为美德至上,拥有高尚完美的灵魂的人自然会拥有人生的幸福。

物欲可能使人获得短暂的快乐,却不能使人获得永久的幸福,唯有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才有望通往幸福。两千多年以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用各种方式传达了一条信息,但,凡俗之人,却没有一个能逃脱对物欲的追逐和渴求。从这一点上说,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普罗大众追求快乐和幸福并无多大益处,只是使欲望更多,徒增烦恼而已。

相关文章

  • 哲学-阅读手记 (7) - 快乐的哲学

    快乐教育在国内火了好些年了,但我一直心里犯嘀咕。在我看来,快乐这个东西挺飘忽的,稍纵即逝,难以持久。没有什么快乐能...

  • 哲学-阅读手记 (1) -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 “哲学”,直到十九世纪仍然是一个纯西方的概念。 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古希腊人开始思考世界的本源和本...

  • 哲学-阅读手记 (9) - 神乎其神

    上帝,原本是犹太人的家神,自耶稣之后,历时几个世纪,变成整个西方世界崇拜的唯一真神。 自耶稣死后,直到中世纪结束,...

  • 哲学-阅读手记 (11) - 曙光

    从十四世纪开始,新纪元的曙光冲破了中世纪的黑暗。理性战胜的权威;新国家理论战胜了教会、教廷;科学战了神学。文艺复兴...

  • 哲学-阅读手记 (5) - 柏拉图

    十多年前,国内有本畅销书,《秘密》,讲吸引力法则。我不是孔子,但我也努力向老爷子学习“不语怪力乱神”,因此对这类神...

  • 《中国人的处事哲学》阅读岛打卡第五天

    阅读书目:《中国人的处事哲学》阅读时间:2.5小时(晚7:30~10:00) 阅读内容:书目第1章面子哲学 阅读中...

  •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今日打卡1:共计65分钟 如何阅读一本哲学书。 哲学写作的风格。 阅读哲学的提示。 哲学的方法。 现代哲学与传承。

  • 哲学-阅读手记 (3) - 智者时期

    公元前500年到前449年之间爆发的希腊-波斯战争使雅典成为环地中海的强权霸主及商业、文化、艺术中心。在这个启蒙时...

  • 给孩子的童年书7

    第七章哲学书籍:换个角度看问题 哲学阅读,独立思考的开始 哲学的乐趣,在于引发孩子思考;哲学阅读,为的是激发孩子探...

  • 读书笔记

    【标题】如何阅读哲学 【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01】关于哲学 哲学,一个似乎很高深的问题,各种各样有名的哲学思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阅读手记 (7) - 快乐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yi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