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单位门口碰到同事,带着他的儿子迎面走来,我的儿子跟他的儿子同龄。我们俩聊起了“上小学”的话题,他说:“不想给儿子上小学,你看这样能上吗?分分钟就给女孩子秒杀了!”放眼望去,小家伙一边下阶梯一边磨蹭着,就差点要连滚带爬的方式下来了。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初中阶段的学校十多年,我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对孩子的各方面评价,优秀率的占比,男生要远远落后。诚然,个人的评价会带着一定的主观色彩,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在办公室的时候,也偶然会聊起一些“孩子八卦”:“我要是有了女儿,就要像‘某某某’那样”、“要是我的女儿能像‘某某某’那样该多好”......而那些“某某某”,就是女孩。
每到毕业季,我会梳理孩子几年的成绩,依然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男生的成绩不论是优秀率占比,还是总体成绩,男生仍然是全面落后。
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发现,即使在幼儿园,男孩在学业、心智、体质、社交上,特别是在与学习直接相关的两项能力上(接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就已经完全被女生甩在了后面。说得直白一些,我觉得幼儿园的男孩完全就是跟“大姐姐们”在一个班级。
我开始焦虑起来。直接原因是,我也有一个即将年满六周岁的男孩,他即将在这个9月成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我跟家里的领导就孩子上学的问题已经争论了一个小时:我想让我的男孩晚一年上学。我想是不是尝试用田忌赛马的原理,把我的孩子起跑线往后移动一年,让他去跟小他一岁的孩子特别是“小姐姐们”竞争。
我没有办法说服领导,谁叫在家里,我总是听她的。我选择了沉默应对领导,选择了相信自己所热爱着的教育,选择了努力去实践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或者生于忧患的儒家正统。
2
谁能想象现在的学习能力悄悄有了“性别差异”?对于我这个年纪(80后)或者在我之前年代的人,印象中还留存有“学霸学渣都是男孩的天下”的影像。
其实,这些现象不是一两年了,早些年就已经是如此。2011年我奉命到上海学习,就在主办方那里收到一本书,书名很现实很残酷:《拯救男孩》。
大学,女生优势明显
高中,男生弱势凸显
小初,男生早掉队了
这本书赤裸裸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中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无比凶猛地给大家陈述了一个血淋淋的观点:应试(书里面认为是应试教育,其实我认为应试不是教育,更不能以偏概全地跟教育混为一谈)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该书的视角独特,在社会“男女平等”“尊重女性”思想深入人心之后提出这个观点算是“石破天惊”。书中强调:教育应该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的教育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受压力承担责任等。
也就是说,当教育和教育体制一时难以改变的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变得格外重要了,也就是教育的过渡时期可能要以“拼爹拼妈”的形式开始新篇章。
说得高大上一些,就是“如果父母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那就是护根;如果父母依然信奉应试做法,那就是‘拔根’。”但是遗憾的是,据调查显示,许多父母从开始注重教育、参与教育变成了“教学狂”“教育病”——全国有超过80%的家长要求过孩子考试成绩达到某个靠前的名次,几乎没有孩子(城镇孩子为主)没有上过补习班的。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提倡“父母养根,孩子生根”之说。
相比之下,真的有一些不可置疑的现象:男孩更难集中精力,男孩更容易成瘾,男孩更不擅长表达,男孩更难控制情绪,男孩更有依赖性......甚至,男教师的缺乏让教育队伍本身形成了“万花丛中一棵草”的局面。
3
我还是试着跟家里“正宫娘娘”畅谈了一次。领导愿意接受我的观点,但还是抱着“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的心态,达成了“生活交给她”“教育交给我”的作战策略,试着去上一年级。
可是,在我们的眼里,孩子永远那么小,那么幼稚。
男孩子总感觉要成长晚一些。其实智力方面比如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控制力(把握智力和把握自我的能力)要滞后。
在学校这么多年,我发现每个学段的起始年级,都是以“规矩教育”为先,“规律教育”为重点,这是一种静态的教育,目的在于凸显“习惯”的重要性,也就是培养自控自理和无需提醒的自觉。
但是我们的男孩,这个时候是动态的。表现欲望有,但是这种奔跑跳跃的动态欲望会被静态的教育重心压制,在不适应、斗争、适应的过程中,女孩子早已静静地学习了各种技能。而男孩子,也在欣赏别人(大多数女孩和少数能静下来的男孩)过程中,掉队,磨灭了那些自己那些学校教育暂时不需要但是自己却很在乎的东西。
快速调整过来的,慢慢跟上;调整期漫长的,煎熬;不调整的,最终也要接受同化,因为你不可能退出,因为你的爸爸不是郑渊洁。
说到底,竞争才是本质问题。因为到集体里去学习,因为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学习都是有竞争的,或者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很多事情,本身都是简单的。只是有了竞争,才便得艰难,也因此才变得有意趣。学习就是这样,很多人胜在与人竞争,但是有些人败在与自己竞争上。
当最初的分化出现的时候,学习上也有了“阶级”,于是就有了焦急,有了焦虑,有了疯狂。从而使得大人也开始忘了“顺其自然”的初心,忘了“身心健康就好”的原望,忘了“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的道理,忘了“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学校身上”的担当......
4
我的大学同学给我打来电话,我俩同在深圳。他感叹起我所在的学校的“招生报名的火爆”情况,他不理解为何身边那些朋友对孩子上学的事情那么敏感焦虑。“你的女儿还小,你当然还不能体会。但是你打电话给我就说明你有了‘择校’意识了。而择校这个事情,可能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在孩子的学习上能做的为数不多的正确的选择了。”他最后也有点叹气的挂了电话,而他原先的打算是:随便往小区配套学校一扔就行了。
我和我家的领导都没有首选“名校民校”,虽然也考虑到自己的经济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权衡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起跑线低一点,我愿意多付出一点;起跑慢一点,我愿意陪他久一点。坚持跑,不要停,总能到达一个地方吧。
孩子是自己的,干嘛要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名校”“名师”身上,再名校、名师,估计也不可能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至少我自己的孩子在我眼中“不见得总是对但总归是好的”。
所以,我只能告诫自己做好准备,我先起跑。
/因孩择校:充分做好调研不盲目,全面了解孩子不跟风,坚定父母的角色不动摇;
./关注教育方式变化:幼儿园与小学不一样,小学与初中不一样,帮助孩子做好过渡(从在成长中学习到在学习中成长),配合学校做好教学(家庭教育是辅助但是辅助功能才能体现出配置的高端),提醒自己做好计划(顺其自然也不能随波逐流,自己的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老师要培养的学生总归会有一定的样子)。
/关注师生关系变化: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是“育”,那么到小学以后更多的是“教”,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幼儿园是师生互动居多,那么小学以后是“授”与“受”的关系;幼儿园的孩子是被照顾呵护的对象,那么到小学以后会以“老师要求”加“自我学习”为主。
/.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孩子要从老师和家长的保护和依赖中走出,开启独立自主的模式;身边的人会从玩耍的小伙伴变成同学,成为学习上的互助者和竞争者;
所以,告诉我的男孩做好准备,你可要跟着:
.有独立自主自强的意识:孩子要知道,离开了父母,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事;
.结识新朋友;孩子要知道,离开了家庭,还有同学和朋友;
.注意聆听:孩子要知道,“听话”的深层意思是“专注聆听”;
.有一项爱好:文(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和体(奔跑跳跃投踢拍打)中,孩子必须都要找到一项作为爱好,有爱好才会快乐;如果你没有找到,那父母会替你找到并鼓励让你坚持下去的爱好。
.写好字,算准数,多表达:孩子要知道,在小学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学习技能就是:写一手好字,说一口好话,算一脑准数。
一年级是一个开始,而一旦开始了,就是一条不归路,开始了就刹不住车,不能回头。你可曾想过,这一走,就是16年。16年,理应是最美好的时光。难道,作为家长不该慎重吗?作为教育,不该慎重吗?作为男孩,你更该慎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