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对不能接受批评的人,是因“我是好的”这种基本自恋都未形成,所以一点点“我是坏的”的信息就可让他的自我破碎。
看到这段话,找到了生活中,好多“玻璃心”存在的原因,也知道了如何与他们相处之道。

2.人格健全的人,他既是体验者,也是观察者,他能顾及细节,也能看到全局。之所以能做到这两点,是因他对得到爱有信心,也因而能承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
努力做人格健全的人,慢慢培养自己的信心,才可以拎的清,看的明,心情愉悦。

3.自我中心并非个人主义的核心。实际上,个人主义的核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论述的含义:不能以集体主义的名义去侵害一个个体。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讲的公开课《公平与正义》,在第一课中他就用一个例子,让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这段话,让我重新审视当初自己的答案。

4…习惯早到者过于考虑别人,意味着将控制权交给别人,这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总处于被动一方,反而影响他们取得成就。
不认可这句话,因为我是早到者,而早到的原因和这段话所阐述的动机不一样。早到只是希望效率高些,事情能更顺畅些。但这句话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儿,并且是印象深刻的角度。

5.精神分析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以前只觉得,无回应,会让自己难受,但不明白,为什么会难受。看了这句话,明白了会难受的原因:谁又能在绝境里感到好受呢?明白了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现在学会了如何不陷入绝境和怎么从绝境中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