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城闲语杂谈写作专栏
七夕闲谈——浅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男权思潮

七夕闲谈——浅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男权思潮

作者: 文抒苑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21:24 被阅读92次
    文/漪瞳

    近年已习惯七夕被当作爱情节日炒作,追本溯源即为牛郎织女的民间传奇。

    最初记载为——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后被民间讹传为:某放牛郎趁某仙女临凡沐浴,窃取其衣物,令其无法返回家园,那位仙女遂被迫与之步入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的同居生活,还莫名其妙产生感情,不仅为其劳作生子,更背叛双亲不肯回家, 最终被母亲带回犹恋恋不舍,每年七夕特意赶赴鹊桥只为见面。

    民间流传典故已耳熟能详,然其中意涵却很待考究。

    首先,女生通常不大可能喜欢初度见面即用卑劣手段满足私利的胁迫者(除非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牛郎既窥视织女沐浴还盗窃衣物,更以此胁迫织女与之同居生活,其行径可谓寡廉鲜耻。织女对其初印象应该极差。愚昧蠢笨亦无法作为其脱罪借口。

    若排除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织女对牛郎产生感情更近乎毫无可能。织女生于仙境,成长于仙阙,其意识形态、教育背景导致与牛郎价值观差异迥然,牛郎无论德行亦或材干皆乏善可陈,对织女不具备任何吸引力,彼此间毫无共同语言,更无任何情感基础。即便阴错阳差被迫入住同屋,生活中也必然矛盾重重、辛酸悲伤,恨不能早离去早解脱,哪还可能存何眷顾留恋?

    那么,如此逻辑荒谬、悖于常理的故事又为何能流传千古、常盛不衰呢?

    先从故事中男女主角设置入手——

    男主即牛郎,穷困潦倒、愚昧无知、行为不端。

    女主即织女,仙姿佚貌、心灵手巧、温婉贤良。

    再看故事情节设置——

    优秀卓越的女主遭行为可耻的男主窃衣胁迫后,仿佛突然罹患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对其产生状若痴迷的感情,成为终日纺绩、侍夫育儿的家庭主妇。为此不惜与父母断绝联系。

    灵隽飘逸的仙女莫名成为荆钗布裙的主妇,居然还绝弃尊亲、无怨无悔、甘之如饴,其中“嫁乞随乞”的男权思想岂非昭然若揭?

    古代男权思想强调女性需恪守妇德,谨遵“三从四德”、“夫为妻纲”,任凭女性如何光彩夺目、惊采绝艳,也不能对夫婿存任何选择权,嫁入夫家只能以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料理家事为己任,对母家情谊从此淡漠,事事以夫家为先。

    历史中类似“仙女临凡”的典故屡见不鲜,其背后的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男权者眼中,女性只能围绕家庭侍奉夫婿,供男性调度差遣,纵然仙女亦不能免俗。

    对于放牛郎窃衣强占仙女,众男权制拥戴者遂争相传颂,极力推崇佳丽无缘无故投怀送抱、任劳任怨奉献终生。

    无论男性如何懦弱无能、落魄潦倒,女性皆应毫无道理地对其趋之若鹜、矢志无渝,还假其名曰“坚贞爱情”,实为束缚女性之思想枷锁。

    牛郎织女的故事本无丝毫浪漫情怀可言,如此宣扬男权的典故若当今还被传颂推崇,无疑为对女性赤裸裸的侮辱。

    真正的感情必为势均力敌,彼此独立又能够互相吸引,绝非无条件顺从亦或甘为附属。

    值此七夕之夜,谨祝寰宇间:真情皆获善果,挚爱终成眷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夕闲谈——浅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男权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fn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