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

作者: 曹冬贺 | 来源:发表于2021-05-01 23:36 被阅读0次

    今天是5月1日,一眨眼马上半年又过去了,盘点一下过往似乎有什么都没做,只是平白无故的老了半岁。

    在这半年中你要真说一点变化都没有吧,绝对是不可能,可是仔细一想这个变化,还未必是正向的。

    就拿我们的职业发展来说,很多人的每日都是随缘的,被迫的上班、被迫的工作、无奈的离职、满心欢喜的去下一个公司,紧接着再次心灰意冷重新开始。想要学习没坚持一个星期又回归原点,似乎一切都那么无能为力。

    1. 那问题到底处在哪儿了呢,我们总结了自律、总结了各种成长的方法、职场的方法最后总结了迷茫的原因,可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现在了自己那,不够专注,不够主动,太容易适应。

    按理说适应能力强是个好事儿,但你会发现人们的适应能力基本都是很强的,不一样的是每个人会根据时间的推移逐渐的默认自己的适应,所以就会出现你工作了好几年,还在重复一开始工作时候学会的模式。

    来到一个新的公司,一个多月的适应期痛苦异常,不过你会向往更好,当这段时间过去了逐渐觉得一切都开始平常了开始习惯了,一开始的激情也都不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老员工容易心态疲软需要通过培训或者其他激励进行引导。

    还有,当时适应了之后就会开始难受,到底是离开现在的舒适区还是继续呢,很多人都在抱怨当中度过了几年甚至十年,也有人反复横跳从未真正体验过工作的乐趣,也从未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也一直都在迷茫。

    后来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被填的太满了,需要培养一些爱好去冲散这些,那有了这些动作之后呢?其实还是没什么改变,因为不够专注。

    2. 不专注,你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幸福度,培养爱好也好,就拿旅游来说走马观花,每次都期待着假期出去,出去后每次又都各个地方一顿打卡,然后假期就结束了,再次面临让自己无奈的工作。

    专注,让你发现生活和工作的精彩。有人说要骑驴找马,有人说要培养第二职业,有人说老板不多给我钱我就离职,我就混日子,这些都是你的个人选择,但如果真的要想快速成长,要做的就是做好当下的每一步,逐渐你会发现好像这个事儿也没那么没劲,好像身边的人也没那么无趣,好像自己还是可以从当下的工作生活中学会一些什么的。

    当你再次遇到其他机会的时候,前面积累的就开始爆发了。因为专注和投入,让你发现了曾经没有发现的意义。

    3.专注之后呢,是继续着眼眼前,还是规划未来?经过疫情的影响有更多的人看明白了,还是搞钱重要,我不管你是什么工作,能多弄点钱是点,有n多人游离在这些互联网公司当中,从无人货架到共享单车到充电宝到社区团购,你总能看到这些人的身影,哪里给钱多就去哪里,可这样到最后好像并未积累到什么,有的只是伤痕累累的漂浮的心,和那高不成低不就能力。

    能说出来点什么,但又干不出点什么,经历了各种大厂的烧钱大战,却又依然还是那个基层员工。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走心永远比双眼迷离更加重要。

    4. 《超级个体》里面讲到了三种赚钱的方式,一种人是提供平台的,可以链接各种能力的人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能量。另一种人是销售能力超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后一种是产品的能力,做培训也好,做运营也好,把自己的能力逐渐的迭代升级,打包成产品售卖出去。

    个人商业画布:①核心资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具体来说包括你的知识、经验、人际关系,以及其它有形的、无形的资源或资产,包括兴趣,技能和个性。②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取决于我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即核心资源影响着关键业务。

    关键业务,是指为客户实施的基本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也就是你日常工作中经常做的事情。

    列出你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任务行为清单,即可找出你的关键业务。

    在关键业务这块,很多人都犯下这样的错误:很努力地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却忽略了如何利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即画布中的“关键业务”和“客户群体”几乎是空的。

    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尽早地实现从关注技能到关注价值的转变。你必须尽早地找到一个甘愿付出热情的兴趣点,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并为他人提供若干帮助。

    ③客户群体,我能帮助到谁。④价值服务,我这样帮助别人。⑤渠道,如何宣传自己,如何交付服务。⑥客户关系,我怎样和客户打交道。⑦谁可以帮助到我。⑧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⑨成本结构,我要付出什么。

    经过这样的盘点之后,我们会知道自己如何才能真正的赚到钱,甚至是个人成长,有很多人这几年看了太多的书上了太多的课,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变化,只有空谈,所以开始觉得知识付费没用,甚至觉得自己还是原来的样子更好。还有人一边工作一边第二职业,结果第二职业也没赚到什么钱,工作也没做好。正常来讲,你每天的8个小时都无法学到交付出东西的话,很难在其他一两个小时真正获得什么。

    5. 就学习的内容而言,不光要追求广度,更多是追求深度。我们现在获取信息太过于容易,这就会导致每个人都懂点可真要拿到台面上来又差很多,所以没有深度的架构是很困难的,所以扎根于某个行业,不断的深耕,不断的从各个角度去钻研,把所有其他的点子进行链接,这样你学起来也会更快的记忆和掌握。你看有些人出去走一圈都会有新收获,甚至讲出来说出来,这就是因为他把所有的都与核心要做的事情做了链接。好比我之前做专栏,每天就会有无数的想法蹦出。

    另外要有核心,也就是地基,每个方法都有最基本最好用的模型,比如说目标管理的SMART,时间管理四象限,能力分析的SWOT,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从专业来讲也是,比如新零售也会弹到的人货场,还有专业知识。

    这里面的经典专业知识和方法就是你的地基,你会发现有很多人都在不断的强调一样的内容,有些人会经常说讲话要有架构,分析要懂得5W2H,钻研行业要知道道魂法术器。你在哪里深耕,最终你都会通过这个经验去进行解构其他知识。

    但是有很多人因为近些年的互联网走上来,没有任何底蕴,就去做培训做管理,那么就非常容易一团糟,这就是为什么野路子出来的要结合学院派的体系,体系出来的要结合市场更有说服力。

    6. 所以,每个行业都有其基本的理论,基本的实操技能,然后用这些专业知识加上自己的风格,就会让自己的能力进行翻倍放大,这个时候再连接上平台,那么你的能量就是非常大的。

    你要知道,一开始自己要依托平台,但是做到最后必须自己成一个体系,成一个系统,甚至一个人活成一个队伍,不一定你都全做,但是你把这个行业的每个事物都了解,那么你对这个行业的深度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7. 最后,我要说的是惰性。我们谈论了那么多的方法论,其实追根溯源都是自己。如果没头没尾,那么你只能依靠周围的环境带动,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为什么没有高人带我,为什么我的领导同事不行,可赚钱也好成长也好,都是自己的,我们看一个人其实不看你现在能有多大能量,这是有平台放大的,更多看的是你脱离这个平台还剩下什么。

    我们太容易找借口了,一边看找借口的同事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思维,另一边跟朋友说,啊这个公司没救了,我也就混混,到时候再说,结果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今天在逻辑思维看到这样一段话很有意思,分享给你,有人说:打开淘宝,我可以输入关键词呀,这算不算主动选择呢?

    我认为算,也不算。算,是因为比起算法自动推荐,你主动选择了你的偏好。不算,是因为你有可能并不是真正需要这产品,而是被更大的算法激发了购物欲望。

    主动选择真的挺难的,但你永远应该记住你有选择权,比如在输入关键字之前,你可以选择打开或不打开淘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gz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