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儀坊》里話封儀
清明剛過,眾多摯友告知封儀兄不幸辞世,驚聞噩耗猶如烏云籠罩,哽咽落淚。春節期間我因疫情無法返京滯留海口,封儀讓我去他家過年,因交通不便而沒有光顧門楣,成為憾事。如今世上再無封儀,已無風儀坊。
想起風儀坊,點點滴滴,滴滴點點,仿如昨日,又如隔世。風儀坊承載著許多闖海人的夢歸,也是許多人的精神家园。封儀坊坐落在京城柳蔭公園內,湖光山色,古樸典雅,充滿了人文書氣,是許多人向往之地。每日风儀坊宛如客棧茶舍,來人絡繹不絕,南來北往的坊友都是客。進入客廳便看到封儀端坐正堂,如佛家主持,又如晁盖再世,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一堂,歡聲笑語洋溢坊間,這哪是坊間,分明乃快活林。
我是風儀坊的常客,有什麼活動大哥必打電話告知我,尤其是包餃子活動,幾年來不分春夏秋冬,刮風下雨,雷打不動,如期舉行,而今斯人已逝,餃子難以成宴,無不令人泣零淚奔。我們吃的不僅是餃子,而是吃的是快樂的童心與稚趣。這是一場宏大的盛宴,吹拉彈唱,翩翩起舞,無所不在。議天下事,聚兄弟情,風儀坊情系家國,這樣的情懷都凝聚在封儀身上。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封儀的名氣在于他的江湖,封儀大哥鄉梓錦州,他師讀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畢業後行走江湖,浪跡天涯。在孤島瓊州,無不知封儀大號,可謂是瓊府名人。大哥就是大哥,封儀就是封儀,他要不做大哥,便不是他的江湖。瓊州實在太小,已無法容留其雄心與偉志,于是,大哥便拖家帶口來到了京都,繼續他的江湖,做他的大哥。坐陣京都,創辦風儀坊,風生水起,洋洋灑灑,很快風儀坊聚集各地義士坊友,江湖上便有了封儀和他的風儀坊的傳說。
傳說歸傳說,在風儀坊如日中天之際,封儀又舉家南遷,只是多了一個小嫂和小兒,回到海口后,封儀仍然不忘他的風儀坊,這里有他的夢,有他的情,有屬於大哥的江湖,江湖中不能沒有封儀,封儀的江湖不能沒有風儀坊。但海口畢竟是海口,北京畢竟是北京,文化的差異導致江湖夢碎,難以成真,風儀坊只能成為江湖人士的回憶,而今隨著大哥辭世,風儀坊更是一個美好的回憶了,只是這個回憶多了一個人——封儀。
封儀走了,帶著他的江湖和我們的風儀坊走了。我敬重封儀,懷念以前的風儀坊和我的坊友們。其人其貌其言其笑彷佛歷歷在目,就在眠前,你是闖海人的靈魂,是我們的依托,是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風儀坊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大哥你就這樣的走了,把我們這些坊友們留在這個繁雜的世上,除了思念還是思念,字里行間,淚水漣漣,
大哥走好,你把風儀坊一起帶走了,天堂里你再創辦新的風儀坊,我們都是追隨你的人,天堂上有大哥的江湖,也就有風儀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