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乡村里,不像城市生活那么便利,想买点生活必需品,得等到“趁墟”的日子,更别提现在城市“送货上门”的服务了。
“趁墟”就是“赶市集”,相比之下,现在城市变法子DIY摆弄的“市集”就LOW多了。“趁墟”是个我兴奋的户外活动,各镇“趁墟”的日期都是固定的,良光镇的“墟日”是三六九(即每月农历的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笪桥镇的“墟日”是二五八,塘缀镇是一四七,我们村到这三个镇的距离相去无几,时间又正好错开,只要我想去,父亲就像陪我去。
因为日期固定,所以每家每户去趁墟都得瞅着日期出发,算作城市里所说的“逛街”了。我们的生活并不宽裕,每次出门前,父亲总会捏着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一百几十元,骑着那辆二十寸的凤凰自行车,带着我去镇上。我可对逛街没什么兴趣,只是对镇里的雪糕情有独钟,每次去一定要吃。由于生活艰苦,父亲平时干农活,也没有时间理会我,只有在趁墟的时候能跟着他去见见世面。我们常去的是笪桥镇,因为道路比较好走,踩车快,也不会那么累。
“你要吃什么味道的,你自己选择哟。”每次父亲都会在同一家杂货店,和我说同样的一句话。
这时我一定会飞奔过去,翻开雪柜拿出一支绿色的哈密瓜味的雪糕,是有葡萄干的那一种。我对着父亲笑问:“爸,你不吃吗?”
父亲总会先慢悠悠把手里的生抽酱油、花生油和纸巾顺序整理好,拎好后就笑着摇摇头,意思是说“他不吃”。父亲总会静静地看着我任性地舔着雪糕,他是不喜欢吃,还是不舍得吃,我当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的,书里没有骗我。我在墟上看到了许多形形式式的人,在卖各种各样的东西,各个王婆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么嘈杂的氛围,为了雪糕,我竟没有一点底线,忍辱负重坚持了好多年。逢年过节时候,趁墟是最热闹的,总能在市面上碰着隔壁老王、邻家大妈,父亲就和他们老远就喊着打了招呼,定会聊上好一会儿。
你又来趁墟啊?
是啊!
你买了什么呀?过年了要买只肥点的鸡哟。
……
我还有几样嘢(东西)要买,先走了。
每次的对话,每人的对话,都是如出一辙的,好像经过了专业的培训似的。简单的话语,体现了村里人单纯和朴素,也让人觉得农村的落后与贫乏。朴素的生活,朴素的思想,在一个小地方生活的人们,都活成了一条村。
可能在他们的世界里,趁墟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用功利的眼光去看,谁没钱趁个毛线墟啊!
趁墟的热闹让我难以忘怀,那个吃着雪糕的男孩长大了。那张笑脸只能留在脑海里,那一次次的幸福时分却永久刻在我的心中。
如今,我走在街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天价”雪糕,就是提不起食欲,也许是再也找不到那个味了。
备注: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21篇1060字,累计4023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