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是关于泰国一个菜场卖菜的妈妈培养出一个博士女儿的事情。这位妈妈经常说四个字“我们试试”。妈妈陪着女儿一起培养豆芽,在失败时对女儿说“我们再试试”,并找来相关书和女儿一起研究,找到问题解决办法。
我今天并不想讨论如何培养孩子,而是想对比一下我的童年和我儿子的童年。虽然我儿子的童年大约还有两三年。
提起童年,马上印进我脑子的是我的学校,我家的菜园,我居住的镇上的两条河以及我二姨家的绵绵大山。那就是我童年的活动场所。
学校是童年的重要活动场所,只不过那时的学校没有现在那么漂亮的房屋和各种试验设备。简单得只有几间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多出来的房子有些不是镇上的老师带家眷住在学校。操场宽敞,四周是合抱粗的树。树上面往往会垂下一根结实的竹竿,用来让我们“爬杆”。下课铃一响,我们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教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跳绳、跳房子、丢沙包或者爬杆。教室瞬间便空荡荡的,而操场上则闹哄哄的,都是小朋友。
我记得我还在我在家边上掘了一小片地,种了梅豆,西红柿还有凤仙花。梅豆种得比正常略早,总盼着它能早点成熟。为了西红柿早点熟,从书上看到有促进生长的喷剂,还自己攒钱通过邮局购买过。我种过向日葵,亲手摘下成熟的果盘,剥出果粒,自然晒干,味道真好。
我还养过一只重达13斤的桔猫,现在回想起那只桔猫被老鼠药药死后的惨象还心痛。
至于那两条河,留给我的是曾经两次掉进河里,没被淹死。一次被我哥捞起来,一次被我同学捞起来。
说起我的童年,总有回忆不完的故事。我不知道若干年以后,我儿子回忆起他的童年,他能想到什么。
在家里,总有看不完的书。书是他通向外界的窗口,但是那也仅仅是窗口而已。校园,校园里能让他回想起来有什么?读书,考试。。。最终这些在成年后都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
旅游,大约是他能回忆之一吧。假期里面去各个地方,吃美食,欣赏不同风光。走过也就路过而已,能留下深刻记忆的估计也不是很多。变形金刚、机器人、动画片或许是他回忆的一部分。
现在孩子在学校,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慢慢的,他的观察和思考的天性,也在消退。
他是被圈养的一代。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是生活却没有我们那一代丰富。
我不知道若年后,当我儿子到了我这个年龄,他回忆的童年里有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