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天发来一大段语音,吐槽买的开水瓶不保温。
不保温就去换啊,这种特殊商品,易碰易碎的,商家都是有承诺的。
谁知女儿说,她是在网上买的,顺丰快递昨天刚到,还是跑了好远的路,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时间,到校门口去取回来,自己又重新安装的。
拿回来的时候没装好,漏水。好不容易装的密封了,今天又发现不保温。
开水瓶不保温已经失去了保温瓶的意义。

我只是很诧异,这种东西竟然敢到网上买,还竟然也有人敢买。忒麻烦了,一不小心就会碰坏。
女儿说,网上比学校商店便宜了十几块钱。
天哪,这都算得什么帐?
在学校买,店家肯定会负责选好,有什么问题随时都能调换。
在网上买,拿快递费时间,自己安装,不保暖又要找客服沟通。沟通顺利,皆大欢喜的结局是补发一个瓶胆过来;沟通不好,会收获一肚子气。
不说自己的精力,时间,成本上貌似省了钱,实际上隐形成本更大。
感觉很是得不偿失。
除非自己有时间不等着用,买的东西是经摔打能存放的,网购没问题,这种娇气的物件最好就近购买,图个省心省力。
这事让我想起了熟人小林。
她买东西经常都是货比三家,从来都是谁家便宜买谁的。
有一次她要买洗手间的毛巾挂件,品牌的她不买,非要到小五金店去买。
用了没多久,架子外面电镀的涂层就掉了,灰突突的甚至有了锈迹,把毛巾都染的斑斑点点。
没办法只好卸掉重换。
卸的时候,铁皮太薄,还划破了手……
这里里外外折腾,便宜是事实,使用体验差更是事实。
换来换去,几次下来,总价也不老少。
到最后,钱省得不多,心操的不少,事与愿违。

账是要算,还要算总账,毕竟事物都是有关联性的。
一次投入高一些,长期受益,优势会慢慢随着时间越来越明显。
每次舍不得投入,长期就要修修补补,承受各种困扰。劣势也会随着时间越来越突出。
这好像也是一种平衡,不想付出金钱你就付出精力。选择什么,承担什么,会决定你最终面对什么。
有的成本在明,有的成本在暗,隐性的往往损耗更大。
网友评论